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集聚了20余家世界500强、化工50强和众多行业领先知名跨国企业,同时密布园区的工业管廊可供企业铺设各种原料和公用工程管线,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由成立于2001年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南京化工园区发展而来,是南京市唯一以发展现代化工为主的专业园区。
“十四五”时期是江北新区全面抢抓“三重”国家战略和“双区”叠加机遇,全面推进江北新主城建设的“第二个五年”,也是新材料科技园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园区的关键时期。园区发展要更加突出高质量,以“去产能、补短板”为核心,以“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按照“重质轻量”的原则,着力提升新材料科技园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聚焦规划引领,推动产业高端发展。高水平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重点围绕南京市八大产业链主导产业方向强链、补链、延链,积极对接南京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的材料需求,明确产业链招商重点领域,突出差异化优势,以醋酸、乙烯、芳烃的基础原料为支撑,围绕石化和碳两大主导产业链,巩固园区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醋酸、芳烃等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壮大新材料、生命科技产业集群;继续加大安全和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快推动落后产能出清,推进企业优胜劣汰;严控新增低端产能,要用“去产能”和“补短板”相结合的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在产业链高端延伸,不断提升园区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聚焦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强化“两落地一融合”工作组织,推进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工程化平台,大力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孵化的科技企业;支持科技园内龙头企业紧扣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强化技术源头供给,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瞄准南京和江北新区集成电路、生命科学、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关键材料的进口替代和国家重点战略需求,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业前瞻技术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产出一批原创性、标志性创新成果,抢占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推进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工程化平台,大力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孵化的科技企业;支持科技园内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紧扣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与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强化技术源头供给,推进企业转型发展。
聚焦环境整治,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减排,继续推进VOCs达标区建设,重点实施20家企业VOCs治理工程、7家火炬改造工程,并通过专家帮扶、走航监测、大气预警溯源等手段生成滚动项目库;深化园区恶臭治理,逐步推广实施恶臭特别排放限值,试点恶臭企业边界在线监控,聚焦重点企业异味因子深度治理,力争打造无异味化工园区。严格危废管理,根据新区危废动态管理系统的超期超量预警,深入排查企业危废贮存管理问题,有效规范危废库整治。完善水环境监管体系,新建园区地下水在线监测体系,完善玉带片区地表水在线监测体系;加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监管,确保主要污染物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优化污染治理设施环评手续,探索研发载体综合环评试点,协助审批局试点环评告知承诺制;开展污水处理成本审计,启动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动态调价机制。
聚焦安全发展,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加快推进园区层面“五位一体”平台建设工作,并将重大危险源企业涉及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息、企业安全风险分区信息、生产人员在岗在位信息以及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信息等企业端五位一体数据接入,实现风险隐患“一表清、一网控、一体防”;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推动企业完善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机制,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大力推进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完成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安全风险分区分级管控、生产人员在岗在位、生产全流程管理“五位一体”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不断完善科技园环境风险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公用工程调度和规划建设管理“四合一”管理平台,逐步整合企业、园区和地方监管部门信息资源,提升实时监测、安全诊断、事故预警等在线功能;着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保障。
聚焦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及新区支持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目标,精心规划和包装一批重大项目,挖掘一批主导或新兴产业项目和重大技改项目,重点给予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加大对企业技改的扶持,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发展;按照“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原则,不断完善企业服务联系制度和重大项目领导挂钩制度,及时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科技创新政策服务,切实帮扶企业破解发展困难,为企业升级发展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运行中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优化管网布局、强化实时调度,推进公用工程智慧化管理,进一步为企业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公用工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