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锂电池隔膜料产销量去年首次破3万吨,跻身行业龙头。今年以来,公司优化工艺参数,开展技术攻关,围绕产品一致性、稳定性提升和新品研发,开展全方位服务,产销量同比增长8%。”扬子石化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扬子石化生产的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电池隔膜料,是目前国内市场综合性能最优的隔膜材料之一。新能源科技领域,新设备的创新和应用对于推动技术发展至关重要。去年12月11日,扬子石化研究院锂电池隔膜树脂加工设施及自动化包装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第一托锂电池隔膜专用树脂顺利下线。
“这套全新的生产设施不仅代表了当前锂电池隔膜树脂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将为锂电池产业带来全新的生产模式和效率提升,甚至有些设备在国内是首次得到成功应用。”扬子石化研究院塑料中心主任林龙介绍。
新型材料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南京紧抓当前全球新型材料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的历史机遇,加快传统材料提档升级、推动战略材料成果转化、加强前沿材料前瞻布局,奋力将南京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扬子石化聚乙烯锂电池隔膜材料正是其中佼佼者。南京红宝丽聚氨酯聚醚产品、江苏肯特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江苏迈达抗氧化添加剂实现进口替代,在不同领域展现强劲竞争力。
“我市主要以江北新材料产业园为载体,依托中石化、巴斯夫等知名企业,充分利用乙烯、丙烯、醋酸等上游产品集聚的前端优势,打造聚氨酯、合成橡胶、功能纤维、精细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先进金属材料领域,我市主要以南钢、梅钢为龙头,分别形成国内外重要的特钢板材、特钢长材、钢铁复合材料和酸洗、热镀锌产品为代表的高端精品钢基地,宝武镁业、宝泰特种金属等企业在合金领域也具有自主技术和产品,下游配套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产业。
“我们是国内首家开发100mm世界最厚止裂钢、5Ni低温型钢的企业,超低温(-196℃)9%镍钢、高强耐磨钢双双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南钢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9%镍钢广泛应用大型LNG储罐(抗低温)建设,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
近年来,我市钢铁产业实施高端精品发展战略,打造了国内外重要的高性能特种钢板生产基地,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断增多,大厚度止裂钢等100多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众多大国重器和重点工程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材料支撑。2024年,南京市牵头的苏南特钢材料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成功胜出,一举填补了这一赛道的空白,成为目前全国钢铁行业领域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外,在电子信息材料领域,拥有杉金光电、南京国盛、电气硝子、高光半导体等龙头企业,产品布局涉及光电显示材料、大尺寸硅片、封装材料等多个领域。在高性能膜材料领域,主要依托久吾高科、玻纤院、贝迪新材料等企业,打造陶瓷膜、玻璃纤维覆膜滤料、显示用光学膜等高端膜产品。
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功能高分子膜材料行业,历经10多年磨砺,从一个小微企业成长为“小巨人”企业,拥有“高精密成型”“高精密涂布”等核心技术,客户涵盖苹果、微软、京东方、小米等大型终端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公司准备量产的5G通讯用高频传输LCP膜,这是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重要突破材料。”贝迪新材料相关负责人介绍。
优质企业加快培育,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稳步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绿色建材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支撑产业强市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说成果
○全市在重点新材料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上市公司和品牌企业,打造了1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4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全市初步形成“一核多点”的产业布局。其中,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化工新材料占全市新材料比重超过30%,南钢、梅钢等龙头企业先进金属材料占全市新材料比重30%左右。
○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集聚规上新材料企业160多家,2024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超900亿元。
○2023年,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成功获批,进一步助力全市膜材料产业做大做强。
○2025年,全市新型材料产业产值力争突破2500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