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瞄准国际标准提升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围绕“具有良好辨识度和经济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要求,上海市经信委向工信部推荐了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汽车、绿色化工、生物医药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其中,“绿色化工”将以上海化学工业区为核心的上海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作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承载区。
如何对标世界一流化工园区,立足“一体化”开发建设发展的优势基础,加快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上海化工区将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全面展示园区成果及目标。
作为国内首个以石化产业为主的专业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学习借鉴世界级石化基地的发展历程,立足自身实际和特点,开创性地提出和实践“五个一体化”开发理念和管理模式,领先形成了“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独特优势。同时,园区积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努力促进以化工主导产业为核心、以融合性辅助产业为补充的循环化产业在周边集聚,为上海化工产业协同发展作出贡献。
近年来,根据上海城市总体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上海化工产业实施结构调整,逐步向上海化工区转移,全市化工高端制造、化工生产服务和化工科创也逐步向核心集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上海化工区为核心承载区,汇集专业供应商、相关学术机构、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要素在内的,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经济循环的产业集群,具备展现以下五大优势:
优势之一: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集群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对土地、能源、原料的集约化利用,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型绿色集群。
上海化工区获评: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国家绿色园区示范等。
园区企业获评: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获2018年第三批“国家绿色工厂示范”称号;赢创工业集团车用材料获中国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颁发的“绿色标杆企业”称号;化工区中法水务公司、化工区升达废料处理公司入选国家首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
优势之二:产业链协作紧密
集群产业链结构完整、关联紧密,以石油化工产品链为导向,构建起上中下游产品项目循环链;集群秉承3R原则,开创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路径,形成生态工业链网络。上海石化、上海化工区以石化产品链上中游产品为主,金山区、奉贤区重点发展中下游产品,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并延伸到化工产品的终端消费领域。
优势之三:开放合作水平领先
集群已成功引入了德国巴斯夫、科思创、赢创、朗盛、汉高,美国亨斯迈、英威达、3M,西班牙石油,日本三菱瓦斯、三井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以及荷兰孚宝、法国苏伊士、法国液化空气、美国普莱克斯、德国林德气体等世界知名配套服务企业。
今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化工区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将为园区企业解决跨国公司在国际法律危机防范与知识产权保障等方面的共性问题,进一步优化完善园区营商环境。
优势之四:关键要素集聚集约
立足主体化工产业链的各个链环,外延形成为其提供服务的辅助产业集群,包含陆路、海路、铁路、管道运输等综合物流交通网络,以及能源、金融、人才、科研等资源。集群打造上海国际化工生产性服务功能区,鼓励促进化工设备制造、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产品包装、五金机电、法律服务、节能环保、生产性租赁等配套服务产业集聚发展,为保持化工生产运行连续性、促进化工技术进步、提升产业能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支撑。
优势之五:责任关怀理念先进
集群倡导促进相关企业和机构,积极推动共同实践责任关怀。
建立六大工作平台,包括社区认知与应急响应、工艺安全、污染防治、储运安全、职业健康安全、产品安全监管等,举办大型专业研讨会、专业消防演习、技能锦标赛等多类型活动。坚持开展责任关怀活动,持续提升活动内涵,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基本形成了园区(企业)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成果共享的格局。
通过企业资源共享方式,共同探索符合生产运营实际情况的责任关怀评估体系。积极开展化工科普工作,策划发布化工科普系列公益读物,引导大众客观科学认识化工。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模式,宣传集群工作成果,不断提升知晓度和美誉度。
展望未来,上海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将瞄准我国化工产业“力争在2025年成为工业基础和竞争优势的世界领导者”目标,围绕“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要求,大力推进高端制造、品质制造和智能制造,致力促进布局更优化、产品高端化、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产业智慧化,努力为大飞机、电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夯实绿色化工原材料基础。
上海化工区将按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水平”的要求,坚持“以亩产、效益、能耗、环境论英雄”的发展导向,加快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的步伐,不断强化实体经济对本市发展的战略支撑,力争在世界化工产业链中有所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