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作为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石化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化工产业园区化集聚,加快化工企业退城入园,目前化工园区已进入规范化、提质增效发展的新阶段。
化工园区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而不是化工企业的简单集聚,需按照系统论的观念来构建化工园区,根据上下游产业链来合理布局园区内化工企业,从规划开始,综合考虑原料、产品、项目之间的关系,构建相辅相成的环保、生态、能量、安全、消防、应急系统,完善公用工程体系和辅助配套设施,加强一体化管理。
在对全国百余家化工园区持续多年一线调研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先进化工园区的建设、管理方式,在借鉴先进化工园区发展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出化工园区建设管理的“六个一体化”发展理念与实践路径,目前已逐渐成为全国化工园区建设借鉴和遵循的重要原则。
“六个一体化”的理念与原则
1.“六个一体化”发展理念
“六个一体化”包括: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和管理服务科创一体化。通过“六个一体化”可以把化工园区的物质流、能量流、储运流、废物流、数据流、资金流集中统一,把化工园区的产品链、产业链、供应链、知识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协同延伸,有助于发挥园区内企业的集聚优势,有助于提升园区内原料和能源利用水平和互供,有助于提升石化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1)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 从化工园区规划选址的顶层设计开始,对资源(原料)来源、产品和项目关联度等进行充分的考虑与论证,按照一体化设计理念,融合资源、合理布局,实现生产装置互通、上下游产品互供、产业链互联,以提升化工园区内产业关联度为核心,实现化工园区产业协同发展。
(2)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 统筹考虑化工园区生产运行所需的水、电、蒸汽、气体供应、能源、物流储运等,合理布局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和物流系统,以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充分体现化工园区集聚优势。
(3)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 按照化工园区环境保护体生态系统优化管控的理念,对生产过程、产业链接、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等诸多层面的内容遵循源头规划控制、过程清洁生产、后期末端治理的全程管控原则,在化工园区建设管理过程中严格各级监管监督机制,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推进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形成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统一。
(4)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 从化工园区整体运行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园区安全、消防、应急需求,实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控制,在硬件设施上进行一体化布局,完善多层级的安全应急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化工园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化工园区本质安全。
(5)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 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支撑,围绕安全生产、环境管理、应急管理、封闭化管理、运输管理、能源管理、办公管理、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等领域,通过数据整合与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智慧化管理与高效运行的化工园区,实现信息、数据交互共享、分析预判,从而有效降低安全环境风险,实现化工园区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效益最大化。
(6)管理服务科创一体化 通过建立项目准入、招商引资、人才培养、金融支持、责任关怀和品牌价值体系,提升化工园区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通过建设园区科技创新中心、企业创新平台、中试基地,提升化工园区科技创新水平。
2.契合高质量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化工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国务院新修订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推动产业集聚高效发展,逐步形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的要求,行业对化工园区提出的“十四五”重要发展目标也是要推进全国化工园区由规范化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跃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我国的化工园区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率)提升型,即从企业集中转发为产业集聚,从个体治理转为全价值链改造,从而整体提升化工园区管理效能和绿色生态化发展水平。
高质量发展内涵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化工园区建设管理“六个一体化”的理论体系与高质量发展五大理念高度契合。
3.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人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化工园区建设管理“六个一体化”正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这五项原则。从规划与选址的顶层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资源可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突出优势,弥补短板,合理布局区内企业;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物流输送、“三废”处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基础上,打造完善化工园区软硬件各级安全设施和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六个一体化”,构建循环型、绿色型、智慧型园区,实现化工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六个一体化”的体系构建
化工园区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体系
1.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
其目标在于融合资源、合理布局,构建生产装置互通、上下游原料产品互供、产业链互联的完整产业体系,以提升化工园区内产业关联度为核心,实现区内产业协同发展。
大型石化园区或煤化工园区基于园区产业基础,以大型炼油、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或煤化工装置为依托,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发展要求延伸产业链,形成园区内化工企业之间的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共享关系,实现企业间无缝连接和一体化清洁生产。
在精细化工等专业性的化工园区中,亦通过采用产业延伸和产业耦合等手段,把一个产业的产品、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推动整个园区关联产业间的循环发展,在产业之间实现物料、能量的逐级递接延伸,形成不同产业板块之间的闭路循环。
2.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
化工园区内公用工程和物流储运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内化工企业的运营成本,要结合园区产业特点,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公用设施、物流输送、维修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以有利于统筹布局与提高效率为原则,完善水、电、蒸汽、气体供应、能源、储运一体化设置,其目标在于实现公用工程及物流储运体系的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化工园区一体化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实现设施共享是首要步骤。
“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的核心在于:一方面,园区统一集中规划建设供水供电、热电联产、仓储码头、物流配送、公共管廊与管架、道路连接线、维修和综合服务设施,建成高度集约化的公用工程岛,实现公用工程的统一供给,为区内企业提供完善、系统、经济、安全的公共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园区投资环境;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使用园区集中建设的公用工程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3.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
按照化工园区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优化管控的理念,对生产过程、产业链接、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等诸多层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管理,其目标是通过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建设,最终实现对园区环境风险的管控、对企业排放的监管、对生产“三废”的集中治理和污染防治,以及对园区生态化水平的整体提升,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形成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统一。
化工产业的园区化聚集,对于石化企业的环境综合一体化管控具有突出优势,可通过源头规划控制、过程清洁生产、后期末端治理、园区生态化建设等环节对生态环境进行全过程一体化管控。
(1)源头规划控制 从园区层面,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对环保设施和产业链设置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链设置应最大限度地提升区内企业间物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外排。通过污染控制前置,在项目入区环节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控制区域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
(2)过程清洁生产 园区重视项目引进和建设的资源管理与控制:严把项目立项审批及设计审核关,保证入园项目高起点,优先发展技术先进、能耗低、污染少的工艺技术和产品;严格审核入区项目的设计、建设方案,确保工艺设计符合有关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3)后期末端治理 园区可通过实施园区“三废”的管控处理,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通过园区“三废”统一集中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如确定园区特征污染物,制定、备案并实施园区自行监测方案。并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适时建立园区环境监测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监测,建设数字化环境监控设施及系统。
(4)园区生态化建设 化工园区可以看作一个由化工产业、基础设施和自然生态共同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园区生态化建设的内涵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指引下通过结构优化、生态重组和效率提升等手段建设一个具有高资源产出率、高环境包容性和高自适应性的化工产业发展系统,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和高质量发展。
4.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
从化工园区整体运行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园区安全、消防、应急需求,实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控制,其目标是硬件设施一体化科学布局、互相呼应,拥有完善多层级的化工园区安全监管体系和健全的安全应急管理长效机制,化工园区本质安全得到提升。
通过分析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突出的安全问题,结合我国园区安全监管现状,化工园区的管控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三个一级子体系,即建立园区政府部门综合监管体系、园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这三个子体系下涵盖了园区管委会安全监管、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园区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园区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园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园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园区安全生产事故及重大事项报告处理制度等二级职责和制度。
通过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生产、消防和应急联动委员会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严格执行“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制度,实行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建立健全包括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管理等内容在内的安全管理体系。
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根据园区可能发生的安全环保事故特点和危害性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车辆、器材、设备和物资,构建完善统一的园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及保障制度。建设消防救援站,结合自身安全风险类型和实际需求建设气体防护站。气体防护站宜与消防救援站联合设置,成立专业的危险品处置队伍,开展定期演练。
围绕“信息共享,指挥有力,快速高效,规范有序”原则,实行一体化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建立园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专职救援队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通过园区应急响应中心,统一受理园区内各类突发事件,协调、指挥应急联动单位应对处置一般突发事件,协助园区管理者应对处置重特大事件。
5.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
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支撑,围绕安全生产、环境管理、应急管理、封闭化管理、运输管理、能源管理、办公管理、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等领域,通过数据整合与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智慧化管理与高效运行的化工园区,实现信息、数据交互共享、分析预判,其目标是有效降低化工园区安全环境风险,实现化工园区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效益最大化。
化工园区“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的建设内容如下。
(1)安全生产 构建安全生产监管、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三大功能模块,实现对化工园区内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等重点装置、重点设备和重点场所等基础信息的统一管理。实现对园区内企业、重点场所、重大危险源、基础设施实时风险监控预警。发挥信息平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功能模块的作用,提升园区安全生产现代化综合治理水平。
(2)环保管理 构建化工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环境溯源三大功能,建立完善的智慧环保防控体系。实现对大气、水环境、噪声实时监测和污染溯源以及园区所有企业的危险固体废物信息的统一监管,实现对园区环境的整体评价及对园区污染源的整体评价。
(3)应急管理 加强对园区应急资源、应急处置案例、值班过程进行动态信息管理和统计分析,对应急预案进行编制管理、备案管理、电子保存、综合查询等数字化管理,应急预案和典型应急事件场景的虚拟演练。发挥信息平台在园区应急处置救援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防止事故引发次生灾害。
(4)封闭化管理 通过建设视频监控、高点监控、封闭卡口、门禁、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对园区内人员和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实时定位,实现园区的封闭化管理,保障园区和企业安全。
(5)运输车辆管理 建设化工园区运输车辆管理系统,实现对运输公司与车辆基础信息的有效管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以及对运单信息的统计分析。
(6)能源管理 构建能源监测预警、统计分析和能效分析与优化功能模块,实现对化工园区内用能单位主要能源品种的使用信息进行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测,通过地图查看化工园区能源消费分布情况,从化工园区、行业及产品的角度进行能效分析,采用可行手段进行重点用能单位能效分析、重点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管理、化工园区能效评价、能效领跑者管理等。
(7)办公管理 建设园区办公管理系统,实现化工园区各组织机构线上公文管理、事务管理及信息共享与交流管理,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
(8)公共服务 建设园区公共平台,实现信息查询与推送、线上交易服务、在线培训及舆情监控与分析等功能,为化工园区及园区企业提供线上公共服务。
6.管理服务科创一体化
通过建立科技创新、项目准入、招商引资、人才培养、金融支持、责任关怀和品牌价值体系,提升化工园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和科技创新水平,其目标是拥有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和高效的服务能力,实现驱动创新,支撑园区走特色发展之路。
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服务体系包括产业规划招商管理、配套设施服务、人才金融支持、科技研发创新、责任关怀与品牌体系建设等。除了关注产业基础配套硬件设施之外,更应注重服务保障和科技创新品牌等软实力的建设。
科技创新是各行业发展前进的源动力,也是化工园区管理者应当重点关注的环节。目前,我国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发达国家,园区在推进孵化器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产业孵化园功能,扩大其辐射范围,更好地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
此外,化工行业的中试阶段是卡住科学家把技术推向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化工园区提供可供中试项目入住的园区中试基地是园区管理为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环节。
推行市场化开发运营,推动园区成立市场化运营公司或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将投融资平台改造为市场化运营公司,可以更好地承担园区部分开发建设、投资运营、招商引资、专业化服务等功能。
园区的品牌建设是由内而外、由顶层设计到实施策略的精耕细作,实现企业品牌和园区品牌的有效互动,必须从产业链上将企业、产业在园区平台上凝聚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高效能管理,通过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来巩固和增值园区品牌,依靠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和投资者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同时,通过对园区功能、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优化,扩大园区品牌的辐射范围和对企业的吸引力。
“六个一体化”相辅相成
化工园区建设管理“六个一体化”并不是孤立存在、各成体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六个一体化”充分体现了系统发展、产业协调这一原则,其中的六个部分又穿插在规划、布局、管控、服务、创新等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从规划与选址的顶层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资源可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突出优势,弥补短板,合理布局园区内企业;在招商方面立足产业基础延补升级,发展园区循环产业链条;在现有企业提升中,推动存量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和园区整体发展方向改造提升;在安全、环保方面,从规划开始,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基础上,打造完善化工园区软硬件及安全、环保设施和管理体系,提高化工园区的本质安全,降低园区环境风险,构筑生态型园区。
在公用工程配套、物流一体化方面,结合园区产业特点,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物流输送、“三废”处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完善水、电、气、运等系统集成,提升园区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通过建设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将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落到实处。通过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可以大幅度提高化工园区的营商环境水平,构建园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化工园区建设管理的“六个一体化”构建是一个庞大而繁复的工作,每个“一体化”下都有多条支撑体系需要构建和完善。通过总结近些年化工园区的建设历程,“六个一体化”的创新经验可成为化工园区建设管理可参照的科学理论支撑,为园区提质升级工作提供实践方向和路径。在化工园区的实际建设和管理中,可以结合园区自身特点,进行一体化改造和提升。通过进一步推进化工园区六个“一体化”覆盖率,打造一批规划先进、产业链完整、配套产业齐全、营商环境优秀的化工园区,最终实现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