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洋浦经济开发区入选“绿色化工园区(2021年创建单位),这是洋浦经开区积极践行节能环保理念,创造绿色发展示范的又一成果,也是洋浦经开区积极担当海南工业绿色升级排头兵的生动体现。
打牢基础创建绿色园区
洋浦经开区位于东亚和东南亚国际航线中心,是中国面向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前沿,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也是距离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最近的工业开发区。
目前,洋浦经开区正坚持“高附加值、低环境负荷”原则,往下游延伸,吃干榨净每一滴原料,着力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发展特种牌号聚烯烃、可降解材料等进口替代型、低碳环保型新材料产业细分门类;重点发展全生物可降解材料、改性材料、高端聚合物、工程塑料、特种流体、专用催化剂和高新建材等进口替代型、低碳环保型产业细分领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打造国际领先的新材料基地。
经历近30年的发展,洋浦经开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9亿元,建成了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高环保水平的重点项目,成为海南工业发展和外贸增长的龙头。洋浦经开区先后被评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首批绿色园区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石化类)、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等荣誉称号。
洋浦经开区积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绿色制造、绿色工厂评选。2016年,中石化海南炼化芳烃联合装置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中国石化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第一套大型芳烃生产装置。2017年洋浦经开区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一批绿色园区示范名单。2018年,汉地阳光入选首批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名单。
产业布局瞄准绿色发展
石化产业链关联度高,上下游工序间产品、废料与原料的有机转换衔接紧密,生产装置主要以管道相连接,具备构建关联产业共生关系的先天条件。洋浦经开区通过做大上游产业链龙头项目和加强循环化改造,使原料—产品—原料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将原料“吃干榨尽”,实现绿色发展。
在绿色园区创建过程中,洋浦经开区推进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强化水污染防治,完善全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加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推动环境应急能力达标建设,完善设施设备,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
此外,洋浦经开区大力做好节能工作,扎实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中海海南发电无功补偿及3D叶片应用、逸盛石化海水泵改造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海南炼化大力布局光伏发电、氢能业等新能源业务,乙烯项目建设与自然人文景观保护的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古井古树·新乙烯”和谐共生的绿色新思路、新理念,对位于乙烯厂区的海边渔村新兴村搬迁后遗留的古井古树进行了保护。
积极试点实施循环化改造
洋浦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工作,经过五年的努力,进一步壮大了以石化产业、油气储备产业及港航产业的现代产业集群。2014年,洋浦经开区获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2020年,洋浦经开区顺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循环化改造示范点终期验收工作。
依托海南炼化带动下游配套化工企业协同发展,海南炼化160万吨聚酯原料、逸盛石化210万吨PTA和200万吨PET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炼油—芳烃—聚酯”产业链日渐成熟。同时,汇智石化36万吨/年轻烃综合利用、凯美特工业尾气综合利用、催化裂解装置烟气污染物治理等关键补链项目建设完成,炼化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关键节点渐次打通。
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产业间横向耦合进一步密切。凯美特以海南炼化制氢装置尾气及VPSA装置尾气为原料,通过分离提纯生产高纯二氧化碳,用于食品工业。通过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围绕石化产业,洋浦经开区延伸拓展石化与环保、建材、食品等行业间的横向耦合关系,构建了区域大循环体系。
洋浦经开区严格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推行清洁生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促进源头减量。“十三五”期间,洋浦经开区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奖励和加强监督检查,引导以石化为主导的重化工企业通过不断调整方案设计、优化工艺流程、实施循环化改造,园区重点企业100%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洋浦经开区还把推行清洁生产与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使清洁生产成为生产发展主体的要求,促进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下一步,洋浦经开区将以国际和国内先进石化基地为标的,充分发挥临港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原料,以市场为导向,以规划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生态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