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旗股份”)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召开了业绩说明会,董事长及总经理吴耀军、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陆洋、独立董事周美林参加会议。业绩说明会问答环节主要内容如下:
问1:高管您好,请问贵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
答:公司未来的盈利驱动因素将受到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变化、政策导向以及国际竞争格局等多方面影响。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为:(1)传统绿色环保型产品的需求增长;(2)持续工艺技改、精细化管理,不断降本增效;(3)各生产基地的新项目建设;(4)创制药的不断推出;(5)制剂的市场拓展与销售增长;(6)通过“出海”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问2:高管您好,请问此次中美关税战对公司有何影响?
答:公司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占比较低,预计加征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
此次美国对中国提高关税的长远影响需要综合考量。对于公司而言,汇率波动、客户背景、中美政策、贸易壁垒等都是公司业务选择的影响因素,公司一直坚持市场多元化,开拓不同的市场,并通过加大创新、优化成本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问3:高管您好,请问您如何看待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答:未来,农药行业将朝着绿色化、智能化和全球化方向深度转型。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纳米农药等新型环保产品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而传统化学农药的市场份额可能逐步萎缩。
从市场格局看,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具备核心技术和全球布局的龙头企业将进一步扩大优势。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参与全球高端农药市场竞争。同时,全球气候异常和粮食安全危机将为行业带来刚性需求,但政策监管趋严和抗药性等问题也将倒逼行业加速升级。总体而言,农药行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问4:高管您好,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期行业整体和行业内其他主要企业的业绩表现?
答:2024年,全球农药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发展,但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行业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全球供应链调整以及各国环保政策趋严,共同塑造了新的行业格局。从区域市场来看,不同地区表现差异显著,拉美等农业主产区需求相对旺盛,而欧洲市场则因政策导向变化呈现调整态势。与此同时,行业技术升级步伐加快,绿色农业解决方案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正逐步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那些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以及拥有市场渠道和品牌知名度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主导者将会越来越强。
主要企业中,先正达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8亿美元,同比下降10%,正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和加码生物制剂应对挑战。国内企业方面,扬农化工营业收入约104.35亿元,同比下降9.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3.19%;利尔化学营业收入约73.11亿元,同比下降6.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4.34%。
问5:公司2024年各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波动较大,请问这些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农化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与压力。2024 年,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切实完善提升安全、环保管控工作,尽全力保障生产供应。自2024年以来,农化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也同比下降,公司经营业绩同时出现了下降,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实现营业收入2,422,198,069.32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721,037.3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498,601.0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89.02%。
问6:仿制药内卷竞争激烈,公司如何破局?对于创新药有没有信心?
答:公司一直以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为引领,专注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新型农药产品的研发,并致力于新产品技术开发、市场应用开发、生产工艺开发、市场客户开发,力求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以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已经完成一批专利即将到期、市场潜力较大的农药新产品的工艺开发,未来几年持续会有新的装置投产并形成销售,填补国内空白并出口海外市场。
公司产品研发坚持仿创结合,重点投入创制农药和专利即将到期农药的研发以及现有产品工艺的技术改进。研发管道中多个创制品种蓄势待发,其中,新型绿色水稻田除草剂FG001已经完成登记试验并提交了登记资料,新型绿色除草剂FG009、新型绿色杀菌剂FG201已经启动登记相关试验。完成了FG201项目的中试验证,未来有信心解决现有农药的抗药性问题,打破传统市场格局。
问7:高管您好,请问贵公司本期财务报告中,盈利表现如何?
答: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农化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与压力。2024年,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切实完善提升安全、环保管控工作,尽全力保障生产供应。自2024年以来,农化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也同比下降,公司经营业绩同时出现了下降,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实现营业收入2,422,198,069.32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721,037.3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498,601.0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89.02%。
问8:吴总,您好。公司连续2年年报,提到了创新药FG001、FG201,请详细阐述下,对于这2个药物的前景展望,收入模型。
答:FG001对水稻安全,可有效防除水稻田主要杂草,如稗草、千金子、马唐和牛筋草等,特别对很多大龄禾本科杂草以及双穗雀稗、金色狗尾草等恶性杂草也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主要用于移栽和直播稻田除草。传统产品在应对抗性杂草时往往力不从心,新药剂的上市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除草剂市场的黑马产品。目前,该候选物已经完成新农药登记试验,并已提交新农药登记申请。
FG201是一种含有突烯类新颖结构的SDHI类杀菌剂,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和水稻恶苗病等有卓越防效,同时对瓜类油菜菌核病等均具有优异的防效,并且具有显著降毒、增产作用,并且该药剂还具有混配性好的特点,不会对作物产生药害。该候选物今年年初已经启动新农药登记试验,最快将于2028年提交新农药登记申请,未来FG201的上市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问9:去年投产的3种仿制药,分别是什么?产能多少?
答:公司去年投产的3种仿制药分别是:苯唑草酮500吨、异噁唑草酮1,000吨 、噁唑酰草胺1,200吨。
问10:公司在履行IPO稳定股价承诺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未来如何确保承诺的持续履行?
答:股票二级市场价格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针对近期股价波动较大的情况,公司将严格依据相关管理制度的规定,促进公司市值合理反映公司价值。
一方面公司将持续优化经营策略,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在做好经营管理的同时,公司会持续重视与股东及广大投资者保持有效的沟通,加强与资本市场的交流,增强投资者长期持有公司股票的信心;另外,公司实际控制人吴耀军在2023年10月17日公告承诺1年内不减持本人所持公司股份,2024年公司董事及高管实施了增持计划,都是表明了对公司足够的信心,如有其他具体措施,请关注公司的公告。公司当前经营发展态势稳定,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努力用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问11:公司在市场拓展中面临哪些风险?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答:公司在市场拓展中会面临各种风险,主要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和应对措施有:
(1)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营业成本及毛利率会有较大影响。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采购管理,做好库存管理,尽力降低采购成本,并实现部分原材料自主配套生产,提升供应安全。
(2)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属于农药行业,农药生产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公司部分原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生产过程涉及高温、高压等工艺。公司目前拥有较为完善的环保设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但如果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因环境保护不力或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公司发生环境污染或安全生产事故,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风险。公司将致力于不断提高安全环保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投入,持续改善安全环保表现。
(3)大规模建设投入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
未来几年,公司加快各生产基地的新项目建设,将导致持续较大金额的资本性支出,从而增加折旧费用、资金利息以及相应的其他运营成本,项目还需历经必要的建设周期,能否达到预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这将在一定时期内对公司业绩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将优化对各项目的投资管理,加快项目建设和达产进程,早日发挥效益。
(4)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目前及可预期未来境外销售收入占较高的比重。公司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结算,而汇率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会产生影响。公司采取出口贸易融资、在合同中约定汇率波动调整条款、外汇衍生工具等措施来有效管理汇率风险。
问12:高管您好,请问贵公司2025年股权激励的定价依据是什么?激励条件的设置是如何考量的?
答: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部分的授予价格是按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确定的。
近年来,农药行业内卷严重,出口承压,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业绩考核目标是基于当下的市场环境和公司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设定的。公司管理团队对中旗股份的未来成长性充满信心,绝不会以所设置的最低条件作为奋斗的终极目标,而是会尽可能地创造最佳业绩;公司也会根据《限制性股票激励实施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进行考核,对于每位股权激励对象综合考评进行打分,并依照考核结果确定其解除限售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