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江苏化工网 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 会员动态 梅兰集团:做绿色突围的“先行者”
梅兰集团:做绿色突围的“先行者”
  发布日期:2025-07-02

六月骄阳似火,江苏省足球联赛“苏超”火热开赛,点燃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激情。球员们在绿茵球场上挥洒汗水,观众席上欢呼如潮。而在更多不为人知的“绿色赛场”上,一场关乎可持续发展的竞赛早已鸣哨——作为经济大省命脉的化工产业正以深刻的环保治理,守护着赛场之外的蓝天白云。

在这条绿色转型的赛道上,1958年成立的梅兰集团,正以敢为人先的坚定,践行“美丽中国我先行”的理念;以化压力为“红利”的远见,突破传统化工行业的发展壁垒,绘就出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现代化氟化工新画卷。

敢为人先的认知之变

“环境问题是个老问题。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承担责任。认知是关键。”走进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的梅兰集团的老厂区,党委书记殷铭由衷地感叹道,“许多人把环保视为发展过程中的压力,我反倒觉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非矛盾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梅兰就吃到过重视环保的‘红利’。”

他直言,在化工环保的这场持久战中,许多竞争者在途中“折戟”。“环保不是奉献,生存是最大的红利。不先人一步,不认真环保改造,就会处处受限直至被彻底淘汰。”殷铭说。

千禧年之初,殷铭随集团董事长周虎宏等一行人前往德国享有盛名的赫斯特工业园区考察。偌大的园区竟然只有一个公用污水处理厂,其效率之高令他们倍感震惊。转过头的2003年,梅兰集团便果断决策,斥资几千万元与德国西门子安科华公司合作,完善了去除有机氟特征因子及深度除氟的工艺流程,建成集物化、生化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世界一流污水处理厂。

“早在20多年前,‘环保’二字就已经被纳入我们的集团战略。当时业内都不理解我们梅兰为什么会花这么大的投资在污水处理上。但后来的政策方针、市场倾向都证明,这些投资是明智且值得的。”回顾过去的决策成果,殷铭满怀自豪,“这些经过处理的化工废水是达到了国家地表水标准的。后来,这些水被我们引入工厂,建成鱼塘,既改造了环境,又形成了对水处理的动态监测,至今仍然是员工们津津乐道的一道风景。”

抢占先机,然后一击即中,认知上的领先让梅兰集团成功化他人之压力为自己之“红利”。2005年,梅兰集团与世界银行签署清洁发展机制协议(CDM项目),对温室气体进行高温分解,减少排放相当于1.3亿吨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并通过碳交易为国家赚取外汇。2006年至2012年,集团共计从世界银行获得国际碳排放交易收入31.5亿元,直接上缴国家财政21亿元。2017年,梅兰集团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和环保部等五大机构的联合表彰。

“安全和环保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做的,不能投机取巧。即使真的出现了问题,我也相信只要想改、坚持不懈,一定可以改好。”梅兰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泰兴梅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坚定地说。

态度和认知是梅兰集团“掌舵者”们不约而同强调的关键词。殷铭回忆说:“1981年我刚到电解厂时,隔着5公里都能闻到氯气的味道。发下来的工服是呢子大衣,防止我们在生产中被腐蚀。谁想在这样的地方工作?现在随着环境治理被重视,这些问题早已不复存在。以前我们这里被称为泰州的‘北大荒’,现在周围建满了居民楼。我们还在工厂里养起了鱼、建起了绿植长廊,还引来了各种品类的小鸟。”

炽烈的骄阳下,雪白与玫红的夹竹桃盛放在通往塔罐的小路上。漫步在鸟语花香的厂房里,殷铭和其他几位梅兰员工们边走边细数着设计巧思:“你看,咱们这里是不是就像花园一样?”

革故鼎新的技术之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梅兰化工的环保事业亦是如此。绿色发展不只在于纸面上的宏观规划中,更在于每个基层员工日复一日的节能降碳里。

“每个岗位的员工都需要参与其中。不止‘从0到1’的科研创新重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从1到2’也是创新,并且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好,往往能创造令人惊讶的巨大效益。”陈明说,梅新公司将绿色发展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结合起来,坚持执行集团的“成本抑减制度”——力争将每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耗和能耗降到最低。

生产一种产品有数十种工艺路线,用哪一种原料?用哪一条路线?怎样才能更经济、更环保?这些问题都只能在工程实践中找到答案。

梅新公司安委会副主任鲁一明就举例解释说:“梅新公司二期项目中有一套催化剂回收利用装置,废催化剂经过特殊的水解工艺处理后,回收高附加值的贵金属氧化物产品出售。东厂区某水处理装置的污泥,过去都是作为危废处置,二期项目建成后,这些污泥就作为厂内氟元素回收的原料使用,大大削减了危废的总量。”

九宏公司安环处处长季现可也表示,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实施多项环保治理改善措施。为了对废盐进行资源化利用,九宏公司建设了最新的废盐处理装置,采用国内领先的有机物热解碳化技术-SPI自蔓延热解焚烧,将废盐中的有机物及杂质去除后,作为原料进入离子膜烧碱工序。据季现可介绍,这套装置最多可减少江西省内约50000吨每年的废盐填埋量。

“2021—2025年,九宏公司这4年在环境治理改善上就投入了1500万余元。”季现可说,九宏公司通过开展燃氢锅炉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热电装置燃煤锅炉废气处置设施节能升级,对污水处置站密闭化、定制化改善排污,使污染物和污水排放量都大幅减少。仅废气处置设施升级一项,运转后颗粒物年排放量就由27.36吨降至4.19吨,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由136.89吨降至20.17吨,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由68.44吨降至15.56吨,污染物同比减少70%以上。

据季现可介绍,为鼓励基层员工参与环保事业的积极性,九宏公司打破了“层层审批”的效率瓶颈。给予班长及值长等重要岗位“先处置后汇报”的权利,同时设立“安环标兵”月度评选及重大隐患排查奖励机制,对主动提出环保隐患的员工给予奖金奖励,获得“安环标兵”的员工还拥有优先晋升权。

“通过‘认知-机制-文化’三重驱动,员工能够真正意识到:每一个工位都是环保主战场,每一次操作都在书写绿色答卷。这种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转变,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季现可说。

2008年,梅兰集团用全世界最低成本建设了世界级规模的R22生产装置,如今,这个低成本的“纪录”每年还在不断刷新。在这里,利用好工业副产氯化氢、氟化氢,多个新增市场就此诞生;搭一个棚子,省去几千万元的蒸汽……这样因地制宜的实践创新还有很多。在阀门的一松一紧、装置的一开一停之间,一本关于“物耗”与“能耗”的绿色账单就在每个梅兰人心中翻开了。正如陈明所说:“我始终相信,工艺上的改进没有止境,成本控制潜力无限。”

行业领军的责任担当

从氯碱起家,发展至如今的氟化工行业龙头,“循环经济”是梅兰集团绿色发展的制胜之道。

“这是我们最骄傲的事情。我们创造了行业内第一条从基础产业到高端材料的完整产业路线。”陈明自豪地说,“过去它叫全产业链发展,现在叫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但无论叫什么名字,梅兰的成功可以说是为氟化工行业‘打了样’。”

对整个顶层设计了然于胸的殷铭更是直接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书写起了化学反应方程式,将剑指百亿企业的规划简写在三行两笔之间。“过去我们生产氯碱化工,副产物就有氢气和氯气,前者可以直接排放,后者却必须谨慎处理。”殷铭说,氯气的应用大有门道。起初,氯气被制成了消毒剂,后来进一步制成了农药“敌百虫”原药。但随着梅兰集团开始布局氟化工,实现产业升级,农药版块被彻底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世界级规模的甲烷氯化物产品生产线。

从化学反应上看,氟化工的本质就是以氟置换原料中的氯。上世纪80年代,梅兰集团确立了“以氟为龙头,以氟促氯,以氯带碱,综合平衡,全面发展”的新发展战略。1994年,公司千吨级聚四氟乙烯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产业机构升级的首战告捷。值得一提的是,甲烷氯化物是氟化工整个产业链中的关键基础原料,而在当时,国内95%的甲烷氯化物依靠进口。作为行业龙头,又富有氯气资源,梅兰集团成功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攻克了这一难题,质量直接对标欧美国家生产水平,打破垄断的同时还解决了盐化工中副产氯气的资源化利用难题。也是在此基础上,梅兰集团又进一步在数年间将产业链延长至含氟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氟新材料……氢气也从过去的直接排放转向氢能再利用。

“比起‘什么赚钱就跟风上什么’的短程逻辑,我们更注重长远规划的顶层设计。”陈明表示,“梅兰做事是从一开始就要对标国际领先水准。国家规定淘汰的产品,我们都是严格遵守时间表进行迭代;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我们也一直是不吝投入、走在前列。”

自给自足、形成闭环。循环经济的模式不仅为公司解决了各个环节的副产物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带来了适应市场变化、灵活转向的竞争优势。

九江九宏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巧荣告诉记者,朝着“氯碱-氯化物-制冷剂”一体化产业链的目标,2025—2026年,九宏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含氟新材料及环境友好型制冷剂项目,重点发展第四代制冷剂(R1233zd、R1234ze、R1234yf),抢占国内第四代制冷剂市场先机。与此同时,作为九江市纤维素纤维产业链上游核心企业,九宏公司还放眼周边配套,以烧碱、盐酸等产品直接匹配下游赛得利纤维、聚乳酸项目需求,构建“原料-生产-应用”上下游供给链。副产氢气除了供应园区联悦氢能外,更深度融入九江市氢能产业规划,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支撑区域碳减排目标。

如今,梅兰集团的主导产业已转变为工程新材料。在梅新公司和九宏公司两块版图上,一批供应新能源、电子产业等新兴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正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带领着这家传统化工企业跳出行业壁垒,向着更加广阔的竞争蓝海纵深开拓。

智能工厂的未来设想

“我们的终极目标与过去的初心始终相同,即零排放、零污染。”谈及未来在环保上的战略部署,殷铭语气坚定,“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一个真正的智能工厂。”

在他看来,环保与安全是不可分割的,而智能化无人工厂的未来图景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通过智能化控制,精简一线人员,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和环保问题。”殷铭解释道,“未来3年,我们将双管齐下,建设‘智慧集团’和‘智能工厂’。”

对此,陈明也谈道:“氟化工是一个安全环保风险较大的领域,排除风险的最优手段就是建立智能的无人工厂。”在他的设想中,依靠员工经验、人工一对一调节生产装置的模式终有一天将被淘汰;通过智能化手段,让装置实现自主判断、自主调节则是大势所趋。相较于人工,人工智能更加灵活及时,也更稳定可靠。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装置运行将更加稳定,废水、废气、废渣的产生将大幅减少。每一次停车时间的缩短,都在为企业降低成本、节能降耗。

现在,这一蓝图正在梅兰集团的两个生产基地里逐步落地成真。据梅兰集团副总经理、九宏公司总经理匡明兰介绍,九宏公司投资1550万元建设“5G+智能工厂”,部署DCS、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APC先进控制系统及能源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节能减排。九宏公司推进全装置、全流程零手动操作目标,通过“5G+智能工厂”深化数据互联互通,打造数字化装置样板,目前已经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5%,风险精准管控和污染物实时监控,确保污染物排放100%达标。

“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一方面,完成人员定位、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APC、MES、ERP系统部署,通过自动化控制减少高危岗位人工干预,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匡明兰表示,“另一方面,通过能源在线监测精细化管理,降低吨产品综合能耗;集成环保监测数据,确保稳定达标排放,降低环保合规风险与成本。”

盛夏时节,正是以制冷剂见长的氟化工企业的生产旺季,梅兰集团的员工们更是忙得热火朝天——不是在高低错落的钢铁森林之中,而是在凉爽舒适的中控室里。而从中控室向外望去,在梅新公司厂区内,新栽下的一片树苗正在明亮的日光中蓬勃生长,每日大气、污水排放数据在公司门口大屏上实时滚动播放;在九宏公司外,江水悠悠,白鸟群飞,青山荫蔽着现代化工厂的绿色剪影。一江碧水流经养育,成就了“一体双翼”的“绿色梅兰”。

站在工厂实地,更加真切体会到“绿水青山是梅兰永远的责任担当”的发展理念。正如殷铭所笃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答题。”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