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大宗原材料库存较高,存货周转率较低,导致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环比下降4.31个百分点,至103.15,回到正常区间。从分指数看,春节后成品油需求减弱,部分炼油企业生产热度下降,原油维持刚需采购,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环比分别下降9.49个百分点和5.61个百分点。春节前提前备货导致部分大宗原材料库存增多,然而春节后行业复工复产速度存在差异,使得行业景气度表现不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环比上升1.13个百分点,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环比下降4.41个百分点。
热点聚焦
●节后抢出口窗口期,行业复工复产存在差异
2月,在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下,部分行业为抓住出口窗口期,复工复产速度较去年同期加快,且这一趋势短期内或将持续,有利于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热度的提高。
●美联储降息概率再被关注
1月,美国就业数据不及预期而通胀指数却有所上涨,美联储或将再次面临平衡就业和通胀的问题,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所增加,给石油和化工行业带来利好。
指数数据 (注:1月、2月为2025年数据,其余月份为 2024年数据)
景气区间
建议及提示
●市场预期
3月,企业仍面临较大成本压力,但是随着宏观政策的更加积极有为、终端需求的恢复,市场信心有所改善,预计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或小幅上升。
●风险提示
国内方面,关注全国两会召开带来的政策变化;国际方面,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的变化。
一、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概况
2025年2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生产热度虽逐步恢复,但行业利润率、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景气指数环比回落。从分指数看,春节后,成品油需求较弱,开工恢复较为缓慢,叠加原油加工效益偏低,部分企业生产热度下降,同时特朗普对伊朗原油出口的制裁加剧了原油采购难度,出现一定的集港现象,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环比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偏下游的行业,春节后产成品价格虽仍处于低位,利润下降,但企业复工复产速度较快,生产热度提高,行业景气度明显好于去年同期。然而,复工复产的速度行业间存在差异,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环比上升,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环比下降。
图 1 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运行趋势(历史平均水平=100)
生产方面,2月,行业上下游的生产呈现明显差异,偏上游行业的生产减弱,偏下游行业的生产则持续向好。
利润方面,2月,国际油价震荡下跌,对相关产品价格形成利空,多数产品价格维持低位运行或呈现下跌态势,导致行业利润收缩。
存货周转方面,由于节前部分下游企业集中备货,节后生产多以消耗库存为主,对原料的采购放缓,带动景气指数下跌。
二、热点分析及未来展望
1.春节后抢出口现象增加,行业复工复产速度不一
2月,制造业市场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至50.2%,重回扩张区间。其中,生产指数环比上升2.7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在节后迅速组织生产,释放出强劲的产能;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1.9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环比上升2.2个百分点,反映终端需求有所恢复,然而外需的好转难以持续,后续仍需关注内需的恢复。
从市场环境来看,特朗普2月4日宣布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2月10日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这些举措使得市场对于未来特朗普持续加征关税的预期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出口窗口期,加快复工复产速度。临近2月底,特朗普再次宣布将于3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0%。因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短期内企业仍会抢占出口窗口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的恢复。
2.美国通胀和就业间关系紧张,降息概率再次提高
1月,美国就业和通胀关系紧张,美联储降息概率上升。从数据看,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4.3万人,低于预期;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65%,表明美国当前的经济面临平衡通胀和就业的问题。截至2月底,美联储官员虽没对降息表态,但是最新的降息点阵图显示,6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75%。如果后续美国的就业和通胀仍存较为明显的矛盾,降息的概率和预期会进一步提高。这有利于商品止跌回升,给石油和化工行业带来利好。
3.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展望
2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大宗原材料库存高企,叠加下游采购节奏放缓,库存周转率明显走弱,行业景气指数承压回落。3月,生产端有望延续向好态势,大宗原材料库存仍处高位,企业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但是随着3月宏观政策的更加积极有为叠加终端需求的恢复,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或小幅上升。此外,需重点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地缘政治的快速变化对石化行业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