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犹存的复杂形势,全省工业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一、工业生产延续较快增长态势
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从季度看,受出口拉动效应减弱、总量基数抬升的影响,一季度工业生产实现良好开局,增加值增长8.2%;二季度生产有所放缓,增加值增长7%,其中6月份增长6.8%,较5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扭转自3月份以来的逐月回落态势。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7.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5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6%。从行业看,列统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82.5%。其中,电子、汽车、铁路船舶等行业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14.3%、11.1%、15%,合计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
二、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明显
受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工程项目施工加快等因素影响,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生产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73.5%,较去年全年、一季度分别提升12.3个、2.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速已连续20个月不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带动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5%,自“十三五”末逐年提升,累计提升4.1个百分点。
三、工业新动能不断积蓄壮大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具有技术创新优势、市场需求优势的行业和企业,不断释放出增长新动能,推动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从行业看,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于全部规上工业4.4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6.3%,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光纤光缆及锂离子电池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行业均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13.3%、18%、16.7%、18.2%;半导体分立器件、传感器、电子元件、锂离子电池等重点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8%、43.5%、11.9%、26.8%。数字产品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连续17个月保持高于全部规上工业的增速水平,其中智能设备制造、数字媒体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等行业分别增长13.5%、12.5%、12%;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0.1%、33.3%。从企业看,列统的1955家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2个百分点;百强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5%,对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26.5%。
四、民营工业筑牢发展基本盘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为54.5%,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3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3%。从出口看,上半年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4.4%,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5.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40.1%,较2024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效益看,受船舶、医药、电子等部分重点民营企业拉动,1-5月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9.3%,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8.7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达77.2%。从市场主体看,7.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5.3%,较2024年提升0.8个百分点,93.7%的新增达规企业(含新建投产、“小升规”等)为民营企业。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稳经济促发展效果显现,工业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需求扩大内生动能尚需增强,工业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的基础仍需稳固。下阶段,要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