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
文件号 | 制发日期 | 2021-12-30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发布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1〕213号,下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问题1:《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2021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制定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等实施方案,细化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形成污水资源化利用‘1+N’政策体系”等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污水资源化利用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
工业作为我国用水的重要领域之一,2020年工业用水量为1028.9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7.7%,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量的五分之一。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2015年的89%提高至2020年的92.5%,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39.6%。
当前,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实施方案》的出台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水污染和保障水生态安全,提升工业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2:《实施方案》提到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与污水资源化利用是什么关系?有什么特点?
污水资源化利用是指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作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以及从污水中提取其他资源和能源。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和性质与城镇、农村生活污水相比有显著的差异,主要特点包括污染物成分复杂、差异大,污染物浓度范围宽、波动大,难生物降解性和毒性污染物种类多、浓度大等,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废水的特点,分质收集、分类处理、分步回用。
问题3:《实施方案》的编制过程是怎样的?
一是开展大量实地调研。赴北京、内蒙古、宁夏、陕西调研钢铁、石化化工、电子等行业废水排放及循环利用情况,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废水循环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形成工业企业及园区废水循环利用调研报告。二是开展深入研讨。组织多场专家座谈会,共同研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存在的问题和重点任务,形成《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三是开展多方征求意见。多次征求相关部委、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意见。最终发布的《实施方案》是充分汇集各方意见并达成共识的结果。
问题4:《实施方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实施方案》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用市政再生水量大幅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格局。
问题5:《实施方案》重点任务有哪些?
《实施方案》提出了7个方面的具体任务。
一是聚焦重点行业,实施废水循环利用提升行动。聚焦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造纸、纺织、食品等行业,推进废水循环利用技术改造升级。编制典型行业废水循环利用路线图,提升用水重复利用率。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攻关一批关键核心装备技术工艺。部署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园区开展技术综合集成与示范。
三是实施分类推广,分业分区提升先进适用装备技术工艺应用水平。定期遴选、发布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以及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制定技术推广方案和供需对接指南,聚焦重点用水行业,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四是突出标准引领,推进重点行业水效对标达标。加快制修订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管理、评价等标准。加强相关标准宣贯,发布领跑者名单和先进用水指标,编制典型案例,引导企业对标达标。
五是强化示范带动,打造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标杆。遴选、发布一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和园区,创建一批产城融合废水高效循环利用创新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典型经验和案例。
六是加强服务支撑,培育壮大废水循环利用专业力量。遴选、发布一批废水处理装备、工程应用优质企业名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相关单位组建工业废水循环利用产业联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
七是推进综合施策,提升废水循环利用管理水平。推动规模以上用水企业加快对已有数字化管控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强化行业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严格控制达不到相关用水条件的项目新增取水。
问题6:为落实《实施方案》有哪些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现已发布,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措施才能贯彻落实好,主要包括: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发挥节约用水工作等现有部际协调机制作用,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地方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力度鼓励和促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制定具体实施措施。
二是强化政策支撑,完善激励机制。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相关项目,鼓励地方设计多元化的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落实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产融合作专项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
三是深化宣传交流,推动国际合作。开展技术培训、知识竞赛和现场推广会等。统筹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等作用。利用现有双多边机制,推进产业合作、标准对接和技术交流等。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