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生态环境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转发了我省《关于印发<浙江省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暨深化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生态环境部指出,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以及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 “五水共治”办公室加强协作,统筹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和工业园区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制定出台的《通知》,明确了专项行动问题排查、整改落实、验收销号等具体要求,提出了深化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开展省级标杆园区建设、推进数字化管理等三项任务,推动提高工业园区常态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浙江省针对水环境整治“反复治、治反复”问题,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确保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实现雨污全分离、污水全收集、污水全处理目标,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涉水环境信访总量大幅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0年提升。截至8月底,全省共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工业园区768个、生活小区11218个、镇(街道)1005个,68%的县(市、区)完成建设任务,拉动有效投资600亿元以上。该省相关工作在2022年全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一、坚持固本强基促提质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更新
高标准推进污水管网修复、疏通和建设,综合运用管道闭路电视、潜望镜、声呐等检测手段,排查整改一批老旧破损、错接漏接管网,打通治污“血脉”。实施化工、电镀等园区管网“暗改明、下改上”工程,推行重污染行业企业“污水明管化输送、雨水明渠化改造”,不断提升污水收集效能。
二是推动处理能力提升
加快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提标改造和互联互通,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26座、污水管网4.8万公里,日处理能力达到1660万吨。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226座,出水指标达到地表水准四类标准。
三是注重运维管理长效
牢固树立污水零直排区“三分在建,七分在管”理念,建立健全定期核查、抽查、督查和评估制度,明确运维任务、落实运维责任,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推动形成标准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运维机制。
精细化工变更管理的痛点及应对
二、坚持以点带面促提档
一是创建标杆园区
以省级重点园区为突破口,推动园区在雨污管网可视化、环境管理智能化、问题发现精准化上下功夫。如临海医化园区推进园区水污染物“指纹库”建设,实施红黄绿企业分级赋码管理,强化问题发现、实现精准溯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正面典型案例。目前,全省共有4个园区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评选。
二是强化试点示范
以区域排查全面彻底、设计施工规范合理、建设质量扎实可靠、运行维护及时高效为衡量标准,培育打造100个工作基础扎实、示范引领作用强的示范镇(街道),挖掘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是打造县域样板
自2018年率先开展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来,通过对一批基础较好地区的重点培育,已有一大批县(市、区)成功探索出了高效管用的治污经验。如义乌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污水零直排”建设,形成覆盖全域的“九厂一网”污水收集处理网络,构建“排查—建设—运维—管理”全过程专业化运维体系,7个污水处理厂实现互联互通和削峰填谷,每日可跨区域调度3万吨污水处理量。
三、坚持拓展延伸促共治
一是强化农业污水治理
因地制宜实施“生态沟渠+”治理模式,累计建成氮磷拦截沟402条,总长453公里,覆盖农田面积28.2万亩,有效破解稻田退水氮磷治理难题,打造农田尾水“零直排”治理样板。同时,通过“禁、限、转、治”措施,以规模场自治、散户连片养殖集中治等形式,实现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再利用或达标排放。
二是推进船舶污水治理
建立健全船舶污染物闭环管理机制,建成各类储存池(罐)等6221个,配备154艘接收船实行流动接收,基本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闭环”,油污水“零直排”。
三是规范医疗污水治理
出台“医疗污水处理十条”、编制技术要点指引,率先推进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自动化控制和智慧运维,完成1400多家医疗机构污水处理专项调查,并同步推进问题整改,医疗污水有效收集和处置率达100%。
四、坚持数字赋能促智治
一是建设数字场景应用
聚焦水环境智能感知不足、截污纳管监管难等重点难点和问题发现、预测预警、溯源分析等关键环节,开发建设集实时感知、预警研判、闭环整改、督查督办于一体的场景应用,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子场景,实现全域建设任务动态管理、指挥调度、长效监管。
二是提升数字治污水平
依托工业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共享集成园区管网、企业等各类环境数据,建立环保管理“一张图”、企业管理“一份清单”、排水设施“一份档案”,实现“源(污染源)—网(管网)—厂(污水处理厂)—口(入河排污﹝水﹞口)—河(河道)”过程覆盖、问题溯源、闭环监管。
三是撬动制度变革重塑
以数字化思维、理念、方法、手段撬动治水全领域改革创新,制定深化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方案、标杆园区建设指南、数字化管理导则、汛期污染强度分析、水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创新制度,将改革举措凝练固化为制度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