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能源化工绿色低碳赋能“双链”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常州大学金坛教育科创园举行。与会专家认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科技革命和竞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教育界的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不可替代的必然途径。“双链”深度融合有助于汇聚高端化人才链,建设高水平创新链,打造高标准产业链,构建更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认为,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科技革命和竞争,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是不可替代的必然途径。通过搭建教育界与产业界的交流平台,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技术需求相匹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通过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希望常州大学等高校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创造条件,在打通成果转化方面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上取得更大成效。
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在致辞中指出,常州大学与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渊源深厚,学校始终坚持“主动对接行业、融入服务地方”,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本次活动旨在促进教育界牵手产业界,为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从校园走进产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搭建互动平台。希望以对接活动为契机,将国家所需、省市所向和“常大所能”有机结合起来,紧密对接江苏省“1650”产业发展体系和“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更加积极融入常州市“万亿之城再出发”发展布局,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周玖华指出,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目前已形成江苏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活动,有力支撑了江苏省的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能源化工产业是江苏省“1650”现代产业体系和“51010”产业链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推动能源化工领域的技术开发与转化,以及人才供需的有效对接,实现教育界与产业界的互利共赢。
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乔旭指出,常州大学的催化协同中心和光伏协同中心构建了从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并与能源化工产业链无缝对接,取得了丰富的创新成果,形成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推动了学科跨越式发展。本次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对接活动搭建了高校与企业手拉手、肩并肩的创新与转化平台,促进供给侧与需求方无缝衔接,协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伟建主持了大会报告环节。他在总结发言中指出,2024年1-6月江苏省化工行业不论是企业数量、销售收入还是盈利水平均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这一来之不易的成就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在行业整体谋求转型和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次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为与会专家带来了新的启发和认识,交流总结的问题也需要教育界与产业界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来解决。
本次对接活动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常州大学主办,江苏省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金坛区政府副区长刘文彪、常州大学原党委书记陈群等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学会代表,相关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产业界代表等100余人与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