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是我国石化产业发展方式由分散向集聚,由粗放向集约,由低端重复向产业链协同发展、融合发展、高端发展的重要载体。10月29日至31日在成都举行的2024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为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化工园区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推进石化产业集群化,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围绕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深入推进绿色化智能化,努力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在致辞中指出。
“当前,我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全国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已基本完成,新建化工项目全部实现进园入区。截至目前我国已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达到695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71家,是我国化工园区发展的领头羊,引领着化工园区的发展方向。”李云鹏指出,但与发达国家的先进化工园区相比,我国化工园区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特别是发展特色不突出,产业链协同耦合不紧密,产业集群发展不明显,年产值小于100亿元的小型园区数量多而散,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亟待通过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更高水平的内涵式发展。
为此,李云鹏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开辟集群化发展新赛道;二是提升创新要素引聚能力,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新高地;三是深入实施循环化改造,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方式;四是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道路;五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园区内生新动力。
李云鹏表示,石化联合会将以“到位服务+专业素养”店小二精神状态,切实履行“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职责使命,努力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行业服务的能手、园区建设的推手、企业成长的帮手、国际合作的巧手,与同仁一道,共同推进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石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韩敬友指出,工信部将持续指导做好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和认定管理,做好《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宣贯,引导化工园区内企业循环生产、产业耦合发展,加快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协同创新能力强、智慧化水平高、规模效益及要素领先的化工园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石化处副处长杨松峰指出,我国化工园区经过30多年发展,已涌现出以上海漕泾、广东惠州、浙江宁波、江苏南京等地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化园区,为推动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业质量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世界一流化工园区相比,我国化工园区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园区还需要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在集聚化、高端化、绿色化上下功夫,以此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由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主持,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彭州市人民政府、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管委会、AICM的支持。来自政府、协会、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化工园区配套服务商等20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同期还分设了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化工园区、新能源与储能、化工园区高质量项目建设、AICM专题会、化工园区安全与应急管理、第九届跨国化工公司与化工园区CEO圆桌会、媒体发布会等分会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