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油和化工行业正在下行通道中运行,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都在经历新的变革,重塑竞争格局。12月10日,在 “2024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期间召开的 “加速调整的石油石化市场分论坛” 上,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国化信”)总经理刘韬就石化行业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
化工行业面临新的变革周期
当前,全球化工行业缓慢增长,面临多重挑战,亚太地区的增速领跑全球。根据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发布的榜单,2023年全球化工50大企业总产值达1.04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6.1%,占全球市场21%,销量的下滑以及销售价格的降低为主要因素。50大化工企业入门级为化工品产值:84亿美元,同比去年下降超13亿美元。
中国化信研究显示,世界化工产业链的竞争途径,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技术竞争及全球化扩张,转变为21世纪前二十年的资本主导的竞争,资源和市场成为化工产业链全球化遵循的主要方向。2020年领先化工企业重新寻求科技核心竞争力,全球大趋势为化工行业带来持续机遇。受能源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基础化工产品利润下跌影响,国际化工企业持续关停或出售部分基础化工业务,向专业化发展。
未来十年,化工行业将面临新的变革周期,包括能源转型加速;AI智能化和合成生物学开始渗透,化工边界拓展;全球化工企业竞争力重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
未来2~3年将是中国化工产业窗口期
受房地产和汽车以及全球化工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中国化工行业也在经历变革。自2021年以来成功从化学品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中国化信研究成果显示,2023年至今,我国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新投资的增速和绝对值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行业依然处于扩产周期内的尾部。扩张驱动因素主要有:头部企业一体化扩张、碳中和承诺压力下提前扩张,以及出口市场机遇。未来国内化工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集中于龙头企业,强者恒强成为行业的重要特征。
中国化信研究认为,中国化工产业在未来2~3年将是重要的窗口调整期,产业将呈现五大特点:成本的竞争仍然是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保障能源及化工基础产业链安全, 并择机向材料及新能源领域布局;中国化工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与欧洲化工企业进行正面竞争;大型民营企业发力海外生产布局, 并建立海外销售网络;“双碳”带来机遇和挑战。窗口期将是竞争新格局形成的前夜。
从化工行业利润率指标来看,本轮化工周期在2021年达到顶峰后自2022下半年起进入下行通道,预计2026年逐步走出周期底部,在2028—2029年迎来下一个高峰。规模化扩张仍是2025—2026年化工行业的主旋律;2026—2027年中国将进入消费驱动化工产业发展周期,终端产业发展,科技研发持续投入及低碳发展将带动中国化工产业在未来10年塑造全球新的竞争力。
中国化信研究认为,未来中国石化行业的机遇将主要来自于技术变革、新能源、“双碳”、新经济业态、合成生物等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