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是用以证明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产品碳足迹量化结果及产品一致性符合认证要求,并能够实现持续的自主温室气体减排和/或清除增加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企业是进行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的主要力量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有着多方面的驱动力。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要求。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政策,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认证已逐渐纳入社会自治组织或监管考量。如欧盟最新颁布的《电池与废电池法》对投入欧盟市场的各类电池提出了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认证的要求,美国、英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地区也已建立并实施了产品碳足迹标识制度。
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满足产业链绿色转型需要。当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认证要求纳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要求。如宝马宣布到2030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19年降低40%,据此对原材料采购、部件生产乃至回收环节提出了要求。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有助于企业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产品碳足迹量化,指导企业持续实现自主温室气体减排和/或清除增加,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能够通过清晰直观地披露产品的碳排放数据,帮助消费者准确认知产品的低碳属性,积极引导绿色低碳消费,提升产品附加值。另外,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能够助力绿色金融、碳普惠、绿色消费等政策工具更好发挥作用,实现更为精准有效的金融支持和政策激励,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国家层面看,在中国,加快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体系等一系列重点任务。2023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统筹运用质量认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在产品层面有序建立国家统一推行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统一制定认证目录、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标识。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在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建立相关背景数据库的基础上,国家层面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建立实施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并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与产品碳标识认证实现国际互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