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024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会在浙江衢州召开。来自全国50余家化工园区及园区发展公司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表示,2025年,园区委将按照石化联合会和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动摇,专注标准化、绿色化、低碳化、智慧化、创新化,以“十五五”规划和化工园区高质量评价工作为抓手,做好各项工作。一是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塑造化工行业和园区良好社会形象。二是做好化工园区“十五五”规划编制。三是启动2024年度化工园区科创中心典型案例的征集工作。四是推进化工园区集群化发展,认真做好全国化工园区调研和评价工作。五是继续推进绿色化工园区建设,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作贡献。六是深化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筑牢行业安全底线、严守环保红线。七是全面推进化工园区标准化体系建设。八是推进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九是继续办好品牌会议,搭建园区展示、交流的权威平台。十是持续推进咨询服务,为化工园区提供科学规划、专业指导。十一是推进化工园区责任关怀工作,促进行业整体形象提升。
衢州智造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巫建民在致辞中表示,衢州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黄金期。近三年,衢州市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在浙江省的前列,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等六大产业链,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协同,并在人才、科技、产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今年,衢州进入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的第65位,创新指数保持全省的第二方阵。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咨询评价处处长程丽鸿表示,“十五五”期间,化工园区要探索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资源,实现总量控制。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产品迭代实现超额利润。从绿色化到低碳化,将节能减排进行到底。从数字化到智慧化,助力石化化工行业精细化发展。一是要加强“十五五”规划工作,二是要从园区发展标准化,到推进化工产业集群化,加速创新发展。三是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四是持续推进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建设,推动机遇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处长马从越主持了会议。
会上,部分园区代表介绍了“十五五”规划发展思路。
衢州智造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鸿斌提到,“十五五”期间,智造新城立足当前发展阶段的特征,扬优势补短板增活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总的目标是立足发展实际,结合发展态势,全面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和万亩千亿平台建设,力争全国经开区排名争取进入前80名,稳固化工园区30强的地位,实现智造新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四省边际产业新高地。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新智表示,“十五五”期间,泉港石化园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石化产业动能转化、结构升级、质效提升再上新台阶。一是围绕龙头企业,全力延伸炼化产业链条。二是抢抓橡胶、化学建材、医药、电子化学四大板块,提升石化产业附加值。三是抓好传统产业、新能源、新材料锂电池等方面,实现传统化工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化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高汉表示,“十五五”是我国石化产业由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关键五年,大庆高新区将进一步深化与驻庆优化央企合作,发挥原料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专业化工园区承载能力。一是通过补链、延链获得低成本竞争优势,从而覆盖运输成本,使之能够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竞争。二是顺应产业升级的要求,在高端日用品、电子化学品、固态电池、机器人以及航空航天、专用材料等应用领域持续推进,从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占据一席之地。
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经营部总经理助理刘亚婕介绍了上海化工区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招商二局局长张帅、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石化能源发展中心主任黄小虎、浙江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招商服务局副局长史秋月、淮北临涣化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程俊分别对园区“十五五”规划思路以及创新中心建设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淄博齐鲁化学工业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等园区代表也就本年度园区经济运行、“十五五”规划思路、创新工作体系建设等内容展开了分享与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