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监管要求的升级,零售企业的绿色化学转型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近日,美国非营利组织Toxic-Free Future发布了《2024年零售商报告卡》,报告评估了美国、加拿大主流零售商在化学品管理、成分透明度及可持续性举措方面的表现,为消费者提供值得信赖的环保指南,同时激励企业不断升级其环保标准。
《2024年零售商报告卡》报告表明:
超过一半的零售商承诺采用更安全的化学品政策:56%的零售商已在企业层面承诺避免使用高关注化学品和塑料。
超过一半的零售商未向供应商索取成分信息:54%的零售商并未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或包装中的成分信息。
大多数零售商正在禁止危险化学品和有害塑料:68%的零售商通过“禁止有害物质”政策,在减少有毒化学品和塑料方面取得了进展。
在更安全的解决方案方面进展有限:80%的零售商未能确保针对有毒化学品和塑料的更安全替代方案。
最低评分集中于餐饮业和廉价连锁店。
2024年,《零售商报告卡》的评分体系得到了全面优化,不仅提升了评估标准,还特别突出了更安全解决方案的进展。新的评估框架将从以下四个关键维度对零售商进行综合考量:评估标准
▌ 企业承诺:
评估零售商是否制定了明确的政策,致力于减少或淘汰高危石化产品和塑料的使用。
如是否采用并公开以减少高关注化学品和塑料的化学品管理机制,是否参与化学品足迹计划(CFP),是否通过与外部专家机构、利益相关方合作制定更安全的化学品管理机制等。
▌ 透明度:
衡量零售商在供应链中披露产品成分和化学品使用信息的程度。如供应链内部信息的披露,供应链问责制的建立健全,面向消费者的信息公开,化学品足迹计算及公布等。
▌ 禁止有害物质:
考察零售商是否禁用特定的有害化学品和塑料,以保护消费者和环境。如建立健全限用物质清单(RSL)/制造用物质限制清单(MRSL),公布减少/消除高关注物质或塑料的量化目标并设置期限,量化企业实际减少/消除的高关注物质或塑料等。
▌ 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评估零售商是否积极采用更安全的化学品和材料替代方案。如将更安全的替代品标准纳入自有品牌产品设计与开发中,投资于更安全的解决方案,实施已知的更安全的解决方案,量化更安全的产品等。
《2024年零售商报告卡》得分
当前,50家主流零售商在化学品管理领域的整体状况堪忧,行业均分仅为 D+,其中17家更是未达及格线(F级)。这些企业在规避高风险化学品、提升成分透明度及采用安全替代方案上显著滞后。
然而,报告同样提及了一些行业领先者的积极表现。Apple、Sephora、Walmart及Target等零售商凭借严格的化学品管理策略与高度的透明度,斩获A或A-的优异成绩,树立了行业典范。这些企业通过明确环保方针、增强供应链透明度并积极采纳绿色方案,展现了成功转型的路径与希望。
未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持续增强及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日益重视,绿色化学转型已成为零售行业不可阻挡的前进方向。瑞欧科技建议零售商采取以下举措:高分建议
加强企业承诺:制定并公开承诺,逐步淘汰高风险化学品和塑料,建立长效的环保政策。
提升透明度:通过详细披露产品成分信息,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信任,推动供应链的透明化管理。
严格禁止有害物质:主动减少甚至杜绝使用高关注度化学品,采用更环保和安全的替代材料,确保产品符合最新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寻求安全解决方案:加大对绿色技术和环保材料的研发投入,推动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开发出更安全、可持续的产品解决方案。
通过上述措施,零售商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环保形象与市场竞争力,还能有效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Toxic-Free Future致力于推动行业无毒化转型,与CPA、ChemSec、BlueGreen Alliance等数十家环境健康组织携手,共同抵御有毒化学品对人类和地球的威胁,并推动创新解决方案,迈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关于Toxic-Free Future
《零售商报告卡》作为Toxic-Free Future旗下Mind the Store计划的关键一环,在 Mind the Store计划11周年之际迎来了第六版。
报告旨在敦促零售商采取更严格的化学品管理政策,增强供应链透明度,削减有害物质使用,并采纳安全替代方案,以维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