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零碳园区,需要围绕发展零碳能源体系、零碳产业、零碳交通、零碳建筑、废弃物管理、生态绿地管理、零碳制度体系等七个主要维度展开。
零碳园区符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趋势,有助于我国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国际形象和影响力。零碳园区是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最有效率的关键经济主体,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驻,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未来,零碳园区将成为广大产业资金绿色投资的热土。
近日,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建立一批零碳园区”纳入2025年重点任务,这是零碳园区在中央会议中的首次亮相。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促进工业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
零碳园区是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最有效率的关键经济主体。未来,零碳园区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的新风口,预计会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从而推动园区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多领域实现零碳排放。
园区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超40%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园区超过1.5万个,其中省级园区超过2000个、国家级园区接近700个,园区整体能源消费总量已超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0%。因此,推动绿能替代、打造零碳园区,意义重大。
“零碳园区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是支撑零碳园区建设及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保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志轩说。
对此,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也表示认同:“零碳园区建设是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探索‘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的重要举措。”
虽然零碳园区的地位如此重要,但到底什么是“零碳园区”,目前业界还未统一说法。中国投资协会发布的《零碳园区评价标准》中指出,零碳园区主要是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碳交易、可再生能源等多种手段,使得评价期内园区内部基本实现碳排放总量与吸收自我平衡,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功能布局合理、运行管理智能高效的园区。
此前一般会提“低碳园区”“近零碳园区”等概念,这次是我国在重大会议中首次提到“零碳园区”。在业内人士看来,首先,表明我国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战略部署向更加精细化、区域化推进。园区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聚集区域,是产业升级和低碳转型的关键节点。这体现了国家对园区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要将园区打造成为零碳发展的示范区域,成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其次,意味着国家将在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对零碳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这包括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供资金补贴、税收优惠、鼓励创新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为零碳园区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再次,向社会各界传达了低碳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引导企业和投资者关注零碳园区建设带来的巨大机遇,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创新力量涌入这一领域,推动整个产业链向低碳、零碳方向转型。
能源供应的清洁化是关键
如何建设零碳园区,业内专家表示,首先,能源供应的清洁化是关键。这意味着要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逐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提升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也至关重要,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精准分配和高效使用。其次,园区内的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鼓励发展低碳、高附加值的产业,推动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再次,构建完善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体系,实时掌握园区内的碳排放情况,为制定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实际上,近年来,“零碳”已成为众多企业努力的方向。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零碳产业园区建设的相关方案并付诸实践。例如,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核心区、雄安新区首个全电智慧园区和直流零碳示范园区、西安零碳产业园区、海尔中德生态园等。
此外,国际经验也为我国零碳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思路。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举例,德国柏林欧瑞府零碳科技园是欧洲首个零碳智慧园区,其通过智能化管理和清洁能源利用等手段实现了零碳排放。英国东海岸集群则是基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净零碳工业集群项目,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零碳园区应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具有借鉴意义。
在全生命周期融入“零碳”理念
尽管这些园区的成功案例为我国零碳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范围内零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但是零碳园区作为新生事物,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技术、资金和人才等一系列严峻挑战。
王志轩建议,首先,零碳园区的建设与新型能源体系融合发展,以及激发产业新动能,要同步规划、互为支撑、科学实施。零碳园区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能源为基础驱动的,能源流贯穿园区的全生命周期。作为园区的基础设施,必须优先考虑当地的零碳、低碳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并形成与电网、多元能源安全保供的格局。对一个在地域上封闭或相对封闭的园区,可以规划设计新型零碳/近零碳能源系统,支撑园区的运行和发展。能源系统连接着供应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涉及技术、产业、管理各个方面,只有做到同步规划,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使企业效益、园区效益和社会(降碳)效益统一。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给协同发展以必要的扶持,促进培育产业新动能。零碳园区不同于传统园区,零碳的要求将极大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原有的园区发展评价指标将难以适用。要根据园区的特性及在全局中的功能,建立新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评价指标体系。有了评价指标体系才能衡量规划是否科学。
“厘清边界是碳核算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工作,否则零碳园区会流于形式,或成为一笔糊涂账。碳核算工作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特点,不同要求的零碳园区,对上下游碳流核算要求不同,采用的碳核算方法也不同。”王志轩最后强调,采用的碳排放因子或碳足迹因子要在范围内;不同的产业、产品涉及不同的温室气体。因此,园区的碳核算要坚持服务全局,科学、规范、实用是基本原则。
其实,零碳园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前不久公开表示,建设零碳园区需要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融入“零碳”理念。在建设过程中,要用好国家绿色金融政策,引入碳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进来。
零碳园区的前景无疑是广阔的。从宏观层面看,它符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趋势,有助于我国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从微观层面看,零碳园区能够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驻,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
林卫斌认为,“零碳园区正在成为广大产业资金绿色投资的热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载体及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绿色+数智”是零碳园区的策略核心
从能源供给侧来看,零碳园区的建设会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园区的广泛应用。从能源消费侧来看,零碳园区会促使园区内企业优化能源消费方式,甚至倒逼高载能产业园区向新能源资源富集区转移,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新能源资源,降低高载能产业的碳排放量,同时带动新能源资源的就地消纳与开发利用,促进区域能源结构的优化与平衡。
具体来说,打造零碳园区的核心在于实现能源、建筑和交通的零碳排放。在能源方面,零碳能源是包括水、电、热、气、冷的大能源概念,要从能源供应和消费两个维度进行考量。建筑和交通领域主要关注能源消费角色。零碳园区的策略核心可概括为“绿色+数智”四个字,即通过绿色和数字化的能源、建筑、交通解决方案,共同推进零碳园区建设。
此外,零碳园区还能作为虚拟电厂,在电力交易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凭借先进的数智化能力,能建立更好的响应能力,甚至在电力辅助市场发挥巨大作用,有助于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改善能源结构。
零碳园区在推进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这些挑战在技术、企业参与、资金和人才等多个方面表现突出。
技术层面,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了可行路径,但目前尚有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仍需突破,这是制约零碳园区大规模发展的瓶颈。例如,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人工智能技术需要突破,以保障稳定、安全有效的离网型系统。
企业层面,园区企业的积极配合是实现零碳目标的关键。然而,许多企业出于成本考量和短期利益驱动,对零碳转型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在没有足够政策激励的情况下,不愿主动投入资源进行节能减排和低碳改造,这使得园区整体的零碳推进速度受到影响,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
资金方面,建设零碳园区所需的资金规模庞大。能源系统的全面升级包括零碳能源的引入和传统能源设施的改造、零碳建筑的建设与改造,以及零碳交通体系的构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何吸引足够的投资,无论是来自政府财政支持、社会资本,还是来自金融机构,确保这些资金能够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
人才领域,零碳园区的建设与运营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过程,需要具备能源管理、环境科学、数字技术、工程建设等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团队。目前,此类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难以满足零碳园区快速发展的需求。人才的短缺直接影响园区在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影响零碳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零碳理念的不断深入,将促使市场需求发生深刻变化。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偏好日益增强,这将推动各产业以零碳为导向重塑自身。
零碳园区应敏锐捕捉这一趋势,将零碳不仅作为环保要求,而且作为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标志。例如,在消费端,零碳建筑能够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零碳食品更符合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园区内相关产业可借此开拓广阔的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增长。
未来,有两类地方最有潜力,一是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丰富的地方(通过源网荷储方式),二是经济发达的地方(通过绿电购买+分布式源网荷储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