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供需两端普遍存在误差,解决方案常常“中看不中用”,最终沦为“数字化形象工程”。如何解决这一难题?1月9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江平给出的回答是:以场景为切入点引导供需同向发力。
“当前,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方共识,大量制造业企业不是不想转,而是不知道具体转什么、怎么转。”王江平说,一方面,供需双方出发点错位,找不到统一的话语体系,往往“自说自话”。现有数字化解决方案适配度不高,标准化不足,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解决方案不多。另一方面,转型路径不清晰。一些企业找不准切入点和正确的实施路径,反而一味追求数据看板等表面功夫、形象工程,重复性投入屡见不鲜。
王江平认为,解决转型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供需双方同向发力,并把“场景”这一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本单元作为转型切入点,作为供需双方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纽带。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复杂的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问题,化繁为简,转换为更具操作性的场景转型问题。
“企业数字化转型要以“场景”为切入点,以数字化转型场景的图谱为参考,以提升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为衡量标尺,不追求盲目培育。”王江平说。
他同时提出多条建议。一是在项目规划之初进行场景分析,确保每一项投入都能精准对接转型痛点。二是解耦重构转型所需的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等关键数字化要素,以标准化推动场景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部署应用。三是在解决方案选择与实施过程中,通过场景链打通工具链、数据链,与实际业务流程充分融合,系统化、图谱化推进全链条改造。四是建立完善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评估项目实施效果,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优化。
针对中小型企业对数字化解决方案甄别能力不足的问题,王江平表示,行业协会要积极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圈,对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开展“解剖麻雀”般的研究,推荐一些好的解决方案供选择,避免走弯路、“花大钱办小事”。
“数字化转型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改造。”谈到企业如何将数字化转型与已有的IT资产和各类控制系统进行有效衔接,王江平认为,应通过工具系统集成、数据全链贯通、业务智能协同,打通企业内外部的工具、数据和业务壁垒,有效盘活已有的数字化资产的效能和价值。他还就如何化解随数字化转型而来的风险与安全问题提出建议。
本次大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中化等单位共同举办,400余人参会。中国石化联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主持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黄瑜出席大会,中国海油副总经理俞进、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闫国春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张宏科、陈掌星以及来自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化、中控技术等企业代表作主旨报告,玲珑轮胎、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华峰集团、巨化集团、盛虹控股集团、东明石化等企业分享了数字化转型经验及未来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