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亚洲石化产能的扩张和本国需求不足,韩国石化行业正陷入供应过剩的困境,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石化业集中的地区也陷入衰退。受此影响,韩国正在简化法规,使石化企业密集的地区更容易获得“产业危机应对区”的资格,通过政府支持和财政援助,来减轻石化市场低迷的影响。对企业本身,韩国采用帮助融资、降低成本等方式,为企业纾困。
2024年,韩国石化行业经营困难。根据最新数据,韩国四大石化制造商LG化学、乐天化学、锦湖石化和韩华解决方案继续举步维艰。
2024年第四季度,LG化学净亏损为8992亿韩元,营业亏损为2520亿韩元,而上年同期实现净利润1285亿韩元。LG化学出现亏损,原因是石化产品和电池材料的需求减少。该公司已将2025年的资本支出计划从此前的4万亿韩元下调至2万亿~3万亿韩元,以应对市场低迷。
与此同时,韩国主要乙烯生产商乐天化学在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中称,由于需求复苏延迟、货币贬值导致产品价差降低、海外子公司停工检修的一次性成本以及航运成本上升,该公司亏损5140亿韩元。该公司目前正在推行轻资产战略,其中包括清算其马来西亚合成橡胶生产子公司乐天宇部合成橡胶(LUSR),这是一家与日本宇部弹性体公司的合资企业。LUSR总部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每年生产5万吨聚丁二烯橡胶(PBR)。乐天化学还计划通过出售海外分公司的股份,获得1.4万亿韩元的收益。
韩国合成橡胶巨头锦湖石化公司2月4日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净利润为613亿韩元,同比下降33%,原因是年底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市场需求疲软;营业利润下降72%,至100亿韩元;而销售额增长19%,至1.8万亿韩元。
针对韩国石化企业的经营压力,韩国政府于2024年12月23日公布了一项广泛的支持计划,旨在提高国内石化行业的竞争力。具体方法是鼓励石化企业自发进行业务重组,包括关闭工厂、出售资产、合资合作、收购整合业务以及提高效率等。
为了促进这些变化,政府将实施法律改革,并提供一系列财政和税收激励措施。其中包括将收购100%控股公司股份的宽限期从3年延长至5年,并简化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的合并审查流程。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和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之间的专门协商渠道将进一步加快审查和支持重组工作。
另外,韩国政府计划向寻求业务重组的石化企业提供最高3万亿韩元的融资方案,其中包括韩国开发银行管理的最高1万亿韩元的业务重组基金。
除了重组,政府的目标是降低成本。石脑油生产用原油的免税期限将延长一年至2025年年底,用作工业原料的液化天然气(LNG)的进口附加费将得到退还。此外,政府将对乙烷进口终端和储罐建设实施“快速通道”审批程序,以方便获得更便宜的原材料。其他节约成本的措施包括通过分布式电力交易扩大电价选择,并使安全法规合理化。
该政策还将支持研发,重点是将生产从通用石化产品转向特种、高附加值产品。今年上半年,韩国政府将公布“2025—2030年研发投资路线图”,并对高附加值、环保型化学材料技术开发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
石化企业的经营困难,不仅影响企业自身,还影响到石化产业集中地区的经济。在此之前,韩国石化业集中的丽水、大山和蔚山等城市的服务业比重过高,很难被认定为“产业危机应对区”。修订后的法规将只根据制造业来评估“地区停滞”,不包括服务业。这一变化将使严重依赖制造业,特别是石化行业的地区更容易达到认定标准。根据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2月5日发布的一份行政通知,获得“产业危机应对区”的认定还将在就业稳定、研发、商业化、市场准入和咨询等领域得到政府量身定制的援助。韩国政府针对石化行业出台的系列支持政策预计将使丽水、蔚山和大山等韩国主要石化产业中心受益,并为当地提供更多的资源,以缓解经济衰退,并支持石化行业的持续增长。
此外,对于认定的“产业危机推迟应对区”,韩国将延长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现有贷款期限,延期偿还本金;延长国家纳税期限。政府还将提高“产业危机应对区”投资补贴支持比例,确定国家战略性和新增长性技术,设立500亿韩元的“高价值特种化学品专项基金”,促进当地特种化学品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