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可回收、可再生材料的推广使用是实现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在全国两会建议,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
廖增太表示,可回收材料在减碳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部分国家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部分塑料中必须包含一定量的再生材料以降低碳排放。如,2022年欧盟发布的《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修订提案规定,从2030年起,不同类型包装的塑料再生成分最低比例分别为:PET接触敏感包装30%,其他PET包装10%,一次性PET饮料瓶30%,其他包装35%。我国也出台了《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塑料回收再利用。
“但是,我国部分行业企业受制于成本与技术,缺乏采用可回收材料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可回收材料的标准体系不健全,导致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难以准确判断材料性能和质量。同时,现有的验证周期长、费用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化进程,制约了可回收材料市场的健康发展。”廖增太说。
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至关重要。廖增太建议,制定行业最低使用比例,推动绿色转型。例如,在建筑保温材料、家电(冰箱冷柜)等领域,建议设定最低使用比例为5%,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这一比例要求,推动企业加快向绿色材料转型。
廖增太还建议,建立国家级标准体系,规范可回收、可再生材料行业发展。为产品提供统一的测试和验证服务。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产品质量,为企业大规模采购和使用可回收、可再生材料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