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开篇之年,要求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八大行动”,落细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着力消减重大风险,着力消除由于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执行不到位而形成的重大事故隐患,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202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11.2%、7.7%,死亡人数为历史新低,重特大事故起数历史性下降到个位数。
回顾2024年,危险化学品领域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首要目标,实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深化防范重大安全风险为着力点,通过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人员技能素质水平、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安全监管能力水平(“一防四提升”),推进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取得较好的成效,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一、五大措施深化防范重大安全风险
2024年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深化防范重大安全风险:
一是防范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手段,推动企业落实安全风险承诺公告制度,深化运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推动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人履职;通过全方位的宣贯,推动了《化工企业液化烃储罐区安全管理规范》(AQ3059—2023)在企业中的执行。
二是防范高危细分领域安全风险。2024年继续开展硝化工艺企业、硝酸铵企业专家指导服务。对投产年限长、使用固定床间歇气化炉技术的煤制合成氨企业,聚焦防控气化、变换、合成、氨存储装置设施的安全风险,开展了专家指导服务;以发生事故、前期部级专家指导服务建议停产整顿及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为重点,开展了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提升了关键装置、设施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质效。
三是防范安全准入和化工产业转移安全风险。对73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开展专家指导服务,推动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对2021年以来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以及2021年以来发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许可条件进行现场复核;推动涉及硝化、过氧化、重氮化、氟化、氯化工艺等高危工艺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查,由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四是防范作业安全风险。针对2023年3起重大事故都存在异常工况处置不当而引发事故扩大,编制了《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准则》,进一步防控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不当的风险;针对近年来检维修、特殊作业等环节引发的事故频发,要求将作业安全管理作为各级应急部门日常监管、执法检查等的必查项。
五是防范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风险。2024年继续对100家中小油气储存企业开展部级专家指导服务,推动中小油气储存企业完善气体检测、紧急切断、视频监控等“三个系统”配备,继续推进大型油气储存企业健全气体检测、紧急切断、视频监控、雷电预警4个系统,促进油气储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二、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为了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推进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2024年,着重要求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升,即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人员技能素质水平、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提升安全监管能力水平。
一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硝化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制定实施了《化工企业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指南》,要求所有硝化工艺企业在2024年底完成改造任务。推动老旧化工装置更新改造,要求坚决淘汰一批、退出一批、更新改造一批安全风险高的老旧装置设备。
二是提升人员技能素质水平。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等人员的考核,深化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示范引领各地区建立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培训空间建设。
三是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推动全国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等5种高危工艺的400余家非重大危险源企业完成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实现政企数据互联互通。要求重大危险源企业2024年全部建设应用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包含人员聚集风险监测预警功能)。
四是提升安全监管能力水平。加强法律法规标准制修订工作,2024年发布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技术规范》(GB17681—2024)《化工企业氯气安全技术规范》(GB11984—2024)等4项标准,同时还有22项标准在编制之中,发挥标准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中的引领作用。编制了《2024年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指导目录》,进一步强化监管执法,聚焦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开展精准执法。
三、2025年聚焦四大工作重点
分析2024年发生的10起较大事故,仍暴露出来在检维修及特殊作业风险管控有差距、变更与设备改造风险管控有欠缺、试生产风险管控不力、反应安全风险管控缺失、异常工况处置风险管控不到位、设备完好性差等问题。因此,2025年在继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基础上,应着重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25年将发布《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标准》,进一步优化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标准化建设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真正发挥标准化建设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促进企业安全管理上台阶。
二是进一步强化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技术规范》(GB17681—2024)的宣贯力度,推进重大危险源本质安全提升。加快《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管理要求》标准编制,压实重大危险源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的安全包保责任。持续提升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应用水平,引导企业将日常巡检、隐患排查、专项检查统一管理。
三是进一步强化高危细分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巩固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成果,强力推动重氮化、过氧化、氟化、氯化等高危工艺在2026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持续推动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艺危险度3级及以上的高危工艺企业应用微通道管式反应器等新装备、新技术。推动煤化工、合成氨、氯碱、电石等传统基础化工行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老旧装置的更新换代。全力推动酸碱交替固定床过氧化氢生产企业加快改造提升,改进后处理工序,取消碱塔(干燥塔),实现碱洗工作液再生系统独立设置,提升配制、氢化、氧化、萃取、净化、后处理、纯化、浓缩、储存等操作单元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水平。
四是进一步强化作业安全风险管控。近几年,检维修、特殊作业、异常工况处置不当等环节引发的较大及以上事故,已占当年较大及以上事故总量的3/4以上。因此,2025年还要继续强化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包含人员聚集风险监测预警功能)的应用,强化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规范作业审批流程,提升作业人员安全风险识别的能力和自我防护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