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正式发布《江苏省应急管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轻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清单》有效期3年,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旨在落实国务院规范行政执法要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并进一步减少执法“枷锁”,激发市场活力。
生产经营单位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一般事故隐患……翻开《清单》,20条内容的适用情形、法律规定和处罚依据均在《清单》中进行了明确。
“《清单》的不予处罚事项主要集中在规章制度、台账资料等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首次违法行为。”省应急管理厅执法监督局局长陈健永介绍。《清单》适用于我省应急管理部门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但免罚并非无原则宽纵,而是设定了4项严格条件,即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且及时改正、3年内未发生过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未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何谓“初次违法”?《清单》认定严格,明确要求自2025年5月1日《清单》实施之日起,存在《清单》列明的任一项违法行为首次被查获,且在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中无相应的现场检查记录。
对危害后果轻微且及时改正,《清单》明确,违法行为未造成明显危害后果和社会影响,符合《清单》规定的适用情形,且在应急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改正后按要求改正。
“必须同时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才能适用免罚。”陈健永强调,该政策绝非降低安全标准,而是通过差异化监管引导企业更自觉遵守法规。“一方面鼓励企业主动排查隐患并积极整改,另一方面引导执法人员聚焦重大事故隐患、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检查事项,既能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又能助力企业精细监管。”
为确保免罚政策落地规范,《清单》配套设定了清晰的执行流程——
在初步调查上,要求监管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时,发现生产经营单位有可以适用《清单》的轻微违法情形,应依法收集相关材料,当场出具《现场检查记录》,如实记录有关问题。
在责令整改上,要求监管执法人员完成现场检查后,生产经营单位能当场改正的,应当责令立即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监管执法人员按要求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改正。
在复查验收上,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监管执法人员按规定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整改情况符合要求。
在案件办理上,即使免予处罚,监管执法人员仍应做好不予行政处罚的事实证据收集和梳理,按期限履行立案手续(当场予以纠正的除外),及时形成《行政处罚案件调查报告》并出具《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做好行政处罚卷宗结案与归档。
免罚不等于免责。《清单》明确,对适用企业,监管执法人员须同步开展“说理式”普法:详细阐明违法事实、法律依据及潜在后果,并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机制。
“相比简单罚款,这种教育让我们更清楚合规要点,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违规冲动。”无锡某危化企业负责人说。
此前,省应急管理厅曾于去年10月8日试行对12种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已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675件,为企业免于处罚1,724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