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的化工品贸易数量超过400种,涉及到众多化工领域和行业。此次关税大战,部分化工品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化工品数量达到436种,有84种化工品出口美国占比超过10%
笔者根据海关统计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化工品数量超过436种,其中约有84种化工品出口美国占比超过10%,属于影响较大的商品,约占到总出口数量的19%。
从出口占比统计来看,其中亚磷酸二乙酯在2024年出口了300吨,全部流向美国市场,占到总出口量的100%。亚磷酸二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磷化合物,主要作为杀菌剂“稻瘟净”的关键原料,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是全球首个大规模生产的有机磷类杀菌剂。另外在医药领域中,用于合成抗生素磷霉素、抗癫痫药物等,工业领域作为阻燃剂使用,用于塑料、橡胶领域的阻燃。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对高效农药需求持续增长,亚磷酸二乙酯作为稻瘟净等杀菌剂的核心原料,是美国农业的病虫害防治中比较重要的原料产品。笔者看到,中国拥有丰富的磷矿石资源,且乙醇价格较低,亚磷酸二乙酯的生产成本比美国低约20%-30%。
2024年中国总计出口了100吨乙醛,其中流向美国占比91%,整体出口规模不大,出口至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套利空间的存在。2024年苯乙酸出口美国占总出口量的69%,也是出口占比最大的产品,出口规模在600吨左右。苯乙酸存在美国市场出口依赖,更多原因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青霉素消费国,苯乙酸作为青霉素的核心原料,是美国医药供应链中的重要原料之一。
出口到美国的规模化产品中,代表性产品有1,1-二氯乙烯、环氧大豆油、PVC手套、氯化苄、乌洛托品、燃料电池、聚合MDI、丁二酸、碳酸亚乙烯酯、磷酸盐、氢碘酸等,这些产品出口到美国的规模均超过2万吨,且占比均超过20%,是规模较大且较依赖美国市场的产品。此次关税大战对此类商品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化工品数量达到448种,有114种化工品进口美国占比超过10%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总计从美国进口了超过448种化工品,其中有114种化工品从美国进口量,占到了总进口量的10%以上,占比相对较大。
占比最大的是2-丁烯、乙醛、邻苯二胺、磷酸氢钙以及(乙烷、正己烷、正庚烷、异己烷混合编码),这几个产品进口占比均达到100%,也就是2024年完全以来美国市场进口。但是对比发现,这几个产品从美国进口体量均不大,其中磷酸氢钙仅有1440吨,邻苯二胺仅有373吨,对中国市场影响甚微。
另外,丙酸、金属锂、乌洛托品、对苯二甲酸盐、乙基香草醛、无水四硼酸钠在2024年从美国进口占比超过90%,美国是中国重要的供应商。其中乌洛托品进口规模最大,达到3.9万吨左右,其他几个产品,进口体量均小于1000吨,都不是规模化商品。关税大战对此类商品也基本无影响。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纯碱达到76万吨左右,约占到当年总进口量的79%,是进口体量中规模化最高且占比较大的商品。中国是全国最大的纯碱生产国,仍从美国进口纯碱,是市场供需结构、成本差异、贸易政策及产业升级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纯碱,大部分为纯度≥99.9%、杂质含量≤0.01%的高纯产品,这一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
美国天然碱法生产的纯碱因杂质含量低、白度高,在光伏玻璃镀膜、锂电池电解液等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纯碱,70%以上用于光伏玻璃生。
另外,2024年中美贸易环境相对稳定,中国对纯碱实施5%进口关税和13%增值税,而美国纯碱凭借《亚太贸易协定》享受部分关税减免,综合税率低于土耳其、阿联酋等其他来源国,所以2024年从美国进口市场关税较低,这也是从美国大量进口纯碱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产品为丙烷,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超过1700万吨丙烷,占到总进口量的59%以上,此次关税对中国从美国进口丙烷企业带来影响,更多还需要依赖中国豁免政策的支持。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PVC超过10万吨,占到总进口量的44%以上,也是进口大规模且占比较大的商品。根据笔者调查,美国乙烯法PVC的纯度≥99.9%、杂质含量≤0.01%,满足FDA食品接触级和医疗级标准,比如美国Olin公司的PVC糊树脂用于制造输液袋、透析器等精密医疗器材。另外,美国PVC在锂电池隔膜涂层、半导体封装材料等领域占据主导,美国Westlake公司的电子级PVC通过UL认证,用于5G基站电缆绝缘层,而此类产品在中国生产体量较小,供应不足,这也是中国从美国进口PVC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与美国在化工领域的国际贸易,其中有部分商品因为商品特性,对于美国市场有一定的依赖,不过目前也在积极寻找其他替代。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特别是出口规模较大且占比较高的商品,如环氧大豆油、PVC手套、丁二酸、磷酸盐类产品,可能关税大战会对此带来一定的冲击,我们也需要寻找其他替代的消费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