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可持续浪潮下,服装与鞋类行业正迎来一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转折点。近期,多则国际动态释放出明确信号:有害化学品正加速被限制淘汰,品牌企业必须行动起来。
2025年2月1日,由Nike、adidas、H&M、Levi's、Asics、Under Armour等国际知名品牌联合发起的AFIRM(Apparel and Footwear International RSL Management Group)正式发布2025限用物质清单(RSL v10),为全球服装、鞋类和配饰制造企业提供了最新的化学品合规指引。AFIRM发布2025 RSL v10,限用物质管理再升级!
本次更新重点:
修订多项测试方法:涉及偶氮胺、氯化苯类、甲苯以及重金属等物质;
更新报告限值:涵盖双酚类、全氟/多氟物质(PFAS)、总有机氟等物质;
新增“环硅氧烷”类别:在测试矩阵中列出了相关要求与推荐做法;
将“阻燃剂”分类更名为“溴系与有机磷类物质”:更准确反映相关化学品的多元用途;
法律引用同步更新:对齐最新的含氟温室气体与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法规要求;
扩展了已有物质清单:新增溴系与有机磷类物质、PFAS、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及紫外吸收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附录与清单同步更新;
新增说明与附注,进一步增强技术解读的清晰度。
对供应链来说,品牌方正在用更具体的化学品标准,引导全球制造企业积极主动地向“低毒替代”、“绿色配方”转型。企业若无法厘清产品中使用了哪些物质,未来将可能面临贸易限制、订单丢失或合规风险。
2025年4月,Just Brands与Xtep特步两家企业宣布加入零有害化学品排放计划(Zero Discharge of Hazardous Chemicals,ZDHC)品牌“承诺友好方”行列。Just Brands与Xtep特步加入ZDHC,绿色化学品管理再添生力军!
ZDHC是目前全球服装与纺织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可持续化学品管理平台之一,其MRSL(生产限用物质清单)、污水指南与化学品网关(chemical gateway)等标准和工具,已被包括Nike、adidas、H&M、Inditex等在内的百余家国际龙头品牌广泛采用,成为推动全球供应链绿色转型的“风向标”。
Just Brands,荷兰知名男装公司,旗下拥有PME Legend、Cast Iron等高端品牌,此次加入ZDHC,旨在加强其供应链中的化学品管理,并助力其到2030年全面淘汰高风险化学物质的目标落地。
Xtep特步集团,中国领先的运动品牌,正在通过ZDHC平台推动Safer Chemistry应用及可持续材料替代,加速ESG战略落地,强化其全球市场绿色竞争力。 上述两家企业加入ZDHC,不仅彰显了品牌对绿色生产与可持续责任的重视,也为整个行业注入新动力。 当前,AFIRM、ZDHC等国际权威组织正加速推动建立全球化学品管理的“统一语言”,通过标准化的工具与清单,持续引导品牌与供应链向更安全、透明和可持续的方向协同发展。企业应如何在新一轮趋势中抢占先机? 产品端 :RSL管控趋严 AFIRM等组织持续更新RSL(限用物质清单)要求,旨在帮助品牌在产品端统一标准、规避合规风险,确保最终消费品的化学安全性。 生产端 :ZDHC MRSL管理向上游延伸 ZDHC推动MRSL(生产限用物质清单)在制造阶段的全面落地,强调源头替代与绿色化学品使用,企业应关注原料及助剂的合规性与低危害性,积极引入GreenScreen® for Safer Chemicals、ChemFORWARD等工具开展绿色替代评估。 在ESG与国际买家要求日益提升的当下,企业亟需建立“可视化+数据化”的化学品管理体系,从风险识别、物质追溯到替代方案选择,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减害”的转型升级。写在最后:企业如何应对?
全流程:数据驱动下的绿色管理体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