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在2025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2025年度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和投资方向》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今年主要选取产量大、影响广、与民生关系紧密且关注多、投资热门的产品进行预警分析,主要结果显示:
一是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增长,产能利用率下降;二是丙烯产能扩张,产业链整体呈现供需失衡;三是烧碱盈利良好,耗氯产品效益低迷;四是纯碱开工率维持高位,效益大幅下滑;五是钛白粉产能增速放缓,出口面临反倾销;六是BDO产能快速扩张,全行业亏损加剧;七是合成树脂产能快速增长,市场风险增大;八是有机硅产能增长迅速,行业亏损经营;九是聚醚多元醇开工低,利润大幅下降;十是部分农药产品产能利用率低下。
《报告》还综合评估装置开工率、盈利情况、拟在建产能与当前消费比重、产业特点以及未来需求增长前景等指标,对相关行业和产品投资风险进行了高风险、较高风险的分级预警,公布了24种产能预警产品。其中,处于高风险预警级别的产品共14种,分别是炼油、丙烯、环氧丙烷、丙烯腈、三氯乙烯、聚氯乙烯等,建议严慎投资,在建项目放缓建设节奏,规划项目暂缓开工建设。较高风险预警级别的产品共10种,分别是聚丙烯、烧碱、尼龙66、钛白粉等,建议项目科学论证后审慎决策。
《报告》提出,行业要审慎投资大宗石化化工产品,对高风险的石化化工产品应审慎投资,提高新建项目的工艺先进性、安全性、环保性,深入分析下游产品链及目标市场,科学评估项目综合竞争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及产能集中投放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同时,新建项目应以高端化、差异化为目标,优化下游产品结构、加快高端化延伸,探索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高端化发展路径。行业还要重点推进聚乙烯、聚丙烯等大宗合成材料产品牌号及质量高端化升级,推进溶聚丁苯橡胶、稀土顺丁橡胶等依赖进口的品种生产技术提升和产业化,满足国内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
孙伟善建议,行业还要加强绿色低碳发展投资,鼓励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的研发投资和产业化项目建设。同时支持现有产能的绿色低碳化技术改造,以及新能源产业与石化产业耦合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