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南京聚隆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95亿元,同比上升32.48%;归母净利润为3052.77万元,同比上升33.5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897.81万元,同比上升26.35%。
前几日,4月17日,南京聚隆还公告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3%,首次破20亿,创历史新高;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33.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5%。
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性能改性塑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碳纤维复材结构件及零部件制造与整机装配,生物基资源循环塑木型材等四大类。
其中,2024年,改性塑料产量18万吨,同时在建滁州聚隆生产基地,占地166亩,总投资6亿元,用于建设“年产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生产线建设项目”。公司在海外已完成墨西哥工厂的基地建设,已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分业务来看:
(1)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
2024年,公司汽车尤其新能源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销量明显上升,实现销售额17.82亿元,同比增长31.24%。
2024年,公司在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内外饰材料,尤其是低气味材料方向技术优势明显。公司承接某知名新能源车企的汽车内外饰件总包项目,负责开发和生产绝大多数内外饰件用PP(聚丙烯)、PA(尼龙)、合金等材料。公司研发的可挤出增强增韧尼龙66材料打破进口垄断,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进气管路。公司还推出汽车气囊部件、多功能支架等多项长碳链尼龙材料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长玻纤增强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与创新,新产品通过德国博泽汽车门板测试,实现了减重与高强度的平衡。长玻纤系列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天窗框架、门板骨架、前端框架、仪表板骨架、门内夹板等部件并实现大规模量产。
在三电系统的极限应用环境中,公司开发的无卤阻燃PA6和PA66、高CTI(绝缘性能指标)PBT、PPA以及高温PPS,广泛应用于电池系统中的电池分配单元(BDU)的上下盖、铜排、隔片、线槽、支架、端板和绝缘底座,电机系统的线圈骨架、电机壳体,以及电控系统的域控制器、电容器壳体、连接器等关键部件。
热管理系统材料方面,公司开发的高耐热PPS用于电子水泵叶轮,耐水解、高强度热塑性弹性体和尼龙66材料用于冷却管路,发泡阻燃PP用于电池包隔热缓冲。公司开发了用于汽车制造的个性化高性能材料,涵盖轿跑车扰流板专用的高光合金材料、汽车尾灯用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等。公司多牌号透光稳定的激光焊接材料用于车辆的电子系统和机械系统部件,吸波材料用于毫米波雷达,支持汽车轻量化和智能化。
公司还凭借自主研发的“三步法”动态硫化技术,开发出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隔音罩、通讯设备密封等高性能弹性体产品,满足市场对密封、减震、降噪和隔音的需求。公司大力开发高性能绿色材料。其中,循环再利用改性材料(PCR)已得到宝马、斯特兰蒂斯的认可。公司将继续围绕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绿色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体系。
此外,公司持续加强低析出、低腐蚀阻燃材料,高CTI(衡量材料绝缘性能的指标)改善型材料,高透光聚丙烯(PP),低气味、低VOC材料以及防霉抗菌材料的研发与推广。
(2)高铁及轨道交通
2024年,公司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营收实现0.83亿元,同比减少10.67%,2024年高铁建设项目放缓,部分客户订单减少,导致相关业务有所下滑。
(3)通讯及电子电气
2024年,公司通讯及电子电气材料实现销售额2.29亿元,同比增长36.17%。
公司专注于新一代塑料金属化电讯器件的研发,开发了以PEEK、PPS等高性能树脂为基体的功能化材料,具备吸波、透波、低介电、低翘曲、高尺寸稳定性及可金属化等特性,并实现批量精密制件生产,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和航空航天领域。
公司提供的铜排包塑产品凭借其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导电性,已规模化应用于储能领域龙头企业的储能产品中的电气连接部分。在家电领域,公司供货质量得到客户认可,免喷涂材料实现量产并逐步拓展应用范围。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聚旺开发的PPA(高温尼龙)和PCT(耐高温聚酯材料),用于LED显示支架,具备耐热、尺寸稳定、高白光度和抗黄变特性,适用于汽车大灯、节能照明和LED显示屏,已实现批量生产。
(4)环保建筑工程
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聚锋新材的塑木型材产品销售额为1.57亿元,同比增长30.45%。
(5)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
2024年度,聚隆复材营收0.30亿元,同比增长263.80%,实现盈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