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意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乙二醇价格波段下跌,4月上旬快速下滑,5月11日华北地区聚酯级(≥99.9%)均价为4340元(吨价,下同),较2月10日跌幅达8%。但市场在5月12日出现转机: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大宗期货产品价格应声大涨,业界普遍认为,纺织服装等产品重新对美出口将带动乙二醇价格震荡走强。
供需矛盾仍较突出
近年来,国内乙二醇表观消费量及产量同步增长。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0—2024年,涤纶短纤、涤纶长丝、PET瓶片产能合计增长1761万吨(年产能,下同),带动乙二醇需求590万吨,乙二醇表观消费量由2020年的1870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487万吨。
这期间,国内乙二醇产能由2020年的1554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792万吨,产能的快速投放导致乙二醇供过于求,企业利润大幅下滑,2022—2023年各工艺普遍深度亏损,诸多乙二醇新产能规划纷纷取消或放缓,2024年产能仅同比增长1.06%。同时,乙二醇净进口量也在逐年减少,由2020年的1048万吨降至2024年的639万吨。
生意社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乙二醇产量增长、进口量缩减,总供应量超过2600万吨。2025年乙二醇预计新增投产240万吨,到2025年底总产能达到3032万吨。同时,下游需求也将继续保持增长状态,2024年聚酯新增555万吨产能(剔除淘汰产能),2025年聚酯行业计划投产514万吨新产能,产能增速6%。尽管如此,今年乙二醇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国内总体开工率不足70%,近4年持续亏损的煤制乙二醇装置开工率甚至低至50%左右。
不同原料路线差异大
当前,国内油制乙二醇产能占总产能的2/3,4月中旬以后,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乙二醇价格跌幅收窄,石脑油一体化制乙二醇装置毛利率得到明显修复,维持一定利润。
据悉,最近4年煤制乙二醇毛利率一直为负值,不过今年煤炭价格走弱,企业亏损幅度减小,开工率有所回升。但4月乙二醇价格下跌幅度大于煤炭价格下跌幅度,导致价格和成本倒挂,部分煤制乙二醇装置被迫检修。
乙烷制乙二醇路线由于原料乙烷价格较低,在生产乙二醇方面优势较为明显,但国内使用的乙烷几乎全部来自美国,4月随着125%关税落地,卫星化学等企业暂停美国货源采购,转而考虑采购卡塔尔长协原料。不过中美会谈的最新成果让乙烷路线企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进口依存度下降
华闻期货资深能化分析师杨广喜指出,随着我国乙二醇产能快速增加,近5年进口量逐渐下滑,最近半年进口依赖度在25%~30%。由于国内部分乙二醇装置技术落后,生产经济性不如进口产品导致开工率低。长期来看,我国乙二醇仍将维持一定的进口。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国梁介绍说,今年一季度乙二醇进口总量196.2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2.73%,主要进口贸易伙伴仍然为沙特、美国、加拿大,占比分别为51.58%、14.78%、13.16%。不过,4月份受中美加征关税影响,来自美国的产品明显减少。
生意社分析师认为,2025年乙二醇价格依旧由供需面主导,主要的行情博弈空间在于国内供应变量和进口数量变化。虽然乙二醇进口依存度下降明显,海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力下降,但基于国内供应有增量,乙二醇行情将围绕港口库存和国内厂家利润导致的产量变动展开博弈。单一元素导致的乙二醇单边行情概率降低,市场维持2023年以来的窄幅震荡的概率较大。
后期行情有望走强
近段时间,央行公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中美高层接触并会谈,宏观利好刺激下乙二醇价格重心企稳,并有反弹回升趋势。
隆众资讯分析师王萍认为,供应端虽有国内装置重启的利空压制,但在5月下旬至6月炼化装置检修计划以及5月港口整体到货缩量的带动下,乙二醇市场预期有所好转,价格底部支撑明显,市场现货重心回升。短期来看,港口显性去库存化的预期支撑仍在且消费端聚酯表现稳健,基本面整体供需边际对价格仍有向上支撑力。
王萍同时指出,我国纺织业产量约占全球的50%,化纤产量约占全球的70%,短期内原料一体化配套设施完善带来的成本优势仍无可替代。随着中美关税问题缓解,终端需求复苏将利好乙二醇消费,并带动价格回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