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启动了“绿色化工园区适用技术”的申报工作,共有57项技术报名,经过材料初审共有30项技术进入专家审核阶段。2025年3月,经过专家综合评议,最终选取综合评分前20项技术入选“2024-2025年(第四批)绿色化工园区适用技术”。
微通道连续流化学合成技术——拓松(绍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概述
微通道连续流化学合成技术是化工领域颠覆性创新技术,主要适用于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农药、染料、香精香料)、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高附加值、高风险或强放热反应的细分行业。作为21世纪兴起的创新性生产技术,该技术通过生产工艺的连续化革新了传统间歇式生产模式,以持液量小、反应速度快、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实现降本增效,解决化学反应的本质安全问题,使原料药生产趋向微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显著缩短生产周期,响应国家智能制造与绿色化工战略导向。
传统间歇式生产存在效率低、污染重、安全隐患大等问题,而该技术通过微米级通道设计实现连续化、精准化反应。
该技术具有以下核心优势:
1.高效性:反应速率提升2-3个数量级,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甚至毫秒级;
2.安全性:持液量极小(仅数千克),可避免爆炸风险;
3.环保性:副产物减少40%-60%,三废排放降低50%;
4.经济性:占地面积减少30%,能耗降低30%-50%。
该技术已被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四部委列为重点推荐的绿色制药技术。预测在未来5-10年内该技术将成为精细化工主流工艺。
技术特点
微通道连续流化学合成技术的核心创新源于其独特的物理结构设计与智能控制系统的深度融合,通过微观尺度上的工程优化实现了化学反应过程的范式变革。以下从原理层面对其技术突破进行系统性解析:
1.微米级通道设计:流场重构与传质传热强化
微通道反应器采用10μm-3mm的精密流道尺寸,其比表面积可达2×10⁴m²/m³,较传统釜式反应器(约2m²/m³)提升四个数量级:
层流效应:分子扩散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毫秒级,硝化反应接触时间缩减至传统工艺1/100,副产物减少60%
传热革命:碳化硅等高导热材料配合超大比表面积,传热系数达50,000 W/(m²·K),温度控制精度±0.5℃,消除强放热反应爆炸风险
梯度控制:有序层流构建稳定浓度场,抗肿瘤药物中间体合成选择性从78%提升至95%
2.模块化结构:流程集成与柔性生产
微通道系统采用T形、Y形、交叉指型等模块化混合单元,通过"积木式"组合实现复杂反应的流程再造:
多相协同:T形单元实现气-液混合时间<10ms,Y形结构使纳米材料粒径分布标准差从30%降至5%
多步集成:交叉指型反应器串联氧化/缩合/结晶单元,多釜工艺压缩为连续流系统
柔性重组:模块化设计支持"即插即用",单设备兼容多类反应
3.精准控制:智能系统与过程强化
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多维参数协同调控实现过程最优化:
超精计量:压电陶瓷微泵控制精度±0.5%,摩尔比偏差<1%,助力不对称合成ee值达99%+
动态响应:100Hz传感器网络结合PID算法,自由基聚合实现PDI从1.5降至1.1
智能优化:PLC系统实时调控温度/压力/pH/UV等参数,达成毫秒级工艺调整
该技术实现传热效率提升1000倍、传质强化100倍,资源消耗显著降低(节水95%、减碳52%、省地90%),单位容积年产值达传统设备50倍。
成熟稳定和适用性
微通道连续流化学合成技术凭借其高效、安全、绿色的特性,已成为绿色化工园区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路径。
1.技术成熟性
微通道技术通过TRL 8级认证,适用于高风险工艺。例如,国药医药产业园设备运行超8000小时,故障率低于0.5%。浙江某化工园区采用该技术,反应效率提升200%,生产周期缩短70%。
2.运行稳定性
设备采用耐腐蚀材料,可耐受极端环境。某园区废水处理项目中,设备稳定运行3年,寿命延长3倍。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类型反应,某石化园区实现连续化工艺,运行12个月无问题。
3.本质安全性
微通道持液量仅为传统工艺的0.1%,消除爆炸风险。嵌入式传感器网络实现毫秒级响应,某园区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将失控风险降低90%。
4.系统兼容性
微通道系统与园区DCS、MES无缝对接。某园区通过模块化改造,设备占地减少80%,超高传热效率与余热回收系统联动,节能率提升40%。废水COD值降低50%,VOCs排放浓度低于50mg/m³。
5.典型应用案例与园区适配实践
案例一:拓松生物医药对氟苯酚项目
工艺适配:采用微通道技术改进重氮化工艺,持液量从10吨降至10千克,彻底消除爆炸风险,满足园区本质安全要求。
设施匹配:项目直接接入园区集中供冷系统,利用微通道高效传热特性,冷却水消耗减少90%,与园区循环水网高度协同。
环保效益:废水产生量减少90%,VOCs排放浓度低于50mg/m³,优于园区环保限值标准。
案例二:某石化园区连续催化氧化项目
系统兼容:通过交叉指型微通道反应器串联加氢、氧化单元,直接复用园区原有氢气输送管网与氧化剂储罐,改造周期缩短60%。
产能提升:单位反应器容积年产值达传统设备50倍,助力园区在用地受限条件下实现产能扩容。
应用效果
微通道连续流技术在绿色化工园区的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还通过降低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减排成本,展现了突出的经济性和战略价值。
初期投资:微通道反应器的单价约为50-200万元,撬装系统总投资约300-1000万元,相较于传统釜式反应设备,初期投资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
运行成本:通过传热效率的显著提升,能耗降低40%,人工成本减少70%,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运营费用。
减排成本:单位污染物处理成本仅为传统工艺的30%,碳排放减少50%,显著降低了环保治理的经济负担。
源头污染预防:通过连续流技术,从生产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节省90%以上的水耗和污水排放,满足绿色化工园区的认证标准。
拓松公司采用微通道连续流技术对对氟苯酚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创新改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1.工艺创新:通过微通道工艺优化重氮化反应,解决了国家重点监控的危险工艺本质安全问题,持液量仅为传统工艺的0.1%,消除了热效应累计带来的爆炸风险。
2.环保效益:生产过程中节省了90%的用水和污水产生,占地面积大幅减少,显著降低了环保治理成本。
3.市场价值:项目设计年产800吨对氟苯酚,预计创造产值1.2亿元(2030年市场需求达1.3万吨,对应产值20亿元)。
4.扩展性:该技术成熟度高,可在同类苯酚合成项目中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综上,微通道连续流技术通过显著的经济性和战略价值,为绿色化工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为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