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亚洲石化行业会议(APIC)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深入探讨当前环境下石化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当前,亚洲石化行业正深陷困境,前路充满艰难险阻。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持续的供应过剩以及美国关税导致的全球经济低迷,成为行业发展的两大“拦路虎”。与此同时,地缘政治、能源转型和可持续性等全球大趋势,正在深刻重塑石化产品的需求模式和行业格局。
ICIS化工分析副总裁亚历山大·利德巴克指出,供应过剩、成本波动和监管变化构成了石化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在需求持续疲软的态势下,全球范围内的化工企业纷纷采取关闭工厂的举措,欧洲地区尤为显著。利德巴克警告,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的工厂关停,聚烯烃供应过剩的局面可能会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30年代中期,迫使众多化工企业陷入生存困境。他还预测,石化行业需经历更为艰难的时期才可能迎来转机,2027年至2028年或许是潜在的转折点。
ICIS高级顾问约翰·理查森进一步指出,亚洲新增石化产能被低估也是导致全球市场供应过剩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球聚烯烃产能已大幅超过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压力和发展困境。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亚洲石化行业在困境中依然存在发展机遇。ICIS可持续发展咨询总监兼亚洲战略顾问巴拉·拉马尼表示,通过塑料循环利用和创新进行调整,或许是化工企业在困境中生存的有效途径。在当前需求下滑的形势下,化工企业必须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探索塑料循环利用和替代原料成为关键方向。
发展可持续聚烯烃业务是化工企业的新机遇,尤其是对于一体化聚烯烃生产商而言,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创造更多价值。通过采用多样化的生产模式,聚烯烃行业不仅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并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开辟新的价值链。
聚烯烃实现循环利用主要有机械回收、热解再利用,以及利用生物基石脑油或其他氢化生物基衍生油生产等途径。其中,热解有望成为除机械回收之外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要补充。聚烯烃生产商还可以通过战略性地调整原料采购、技术和工艺配置,充分挖掘热解油整合的价值。
然而,亚洲在可持续聚烯烃发展方面明显滞后于欧洲。欧洲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标是到2040年实现超过1300万吨的可持续聚烯烃产量。在亚洲,尽管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市场对可持续聚烯烃表现出兴趣,但分散的政策成为发展的阻碍。拉马尼表示,亚洲少数市场和全球品牌的早期尝试,以及不断演变却分散的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动力和机遇。但未来市场增长仍取决于监管的协调统一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与欧盟严格且统一的监管要求相比,亚洲国家间监管的分散性使得可持续聚烯烃市场难以扩大规模。不过,韩国和日本正在积极为可持续聚烯烃需求创造条件。虽然亚洲的投资初期可能瞄准欧盟等发达市场,但从长远来看,投资重心将逐渐转向本地和区域市场。
有预测显示,如果亚洲采用欧盟的回收含量目标,到2040年,该地区可能释放超过1800万吨的可持续聚烯烃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替代原料和可持续聚烯烃的广泛应用仍面临诸多障碍,包括监管的不确定性、高昂的成本、技术的可扩展性问题以及基础设施的不足等。拉马尼强调,在行业持续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可持续聚烯烃有望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满足监管合规要求以及借助循环生产模式创造新价值,提升整个行业的韧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