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江苏化工网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我国碳纤维总产能将达22万吨/年
我国碳纤维总产能将达22万吨/年
  发布日期:2025-05-27

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PAN)、沥青或粘胶等有机纤维经高温裂解碳化形成的含碳量高于90%的碳主链结构无机纤维。碳纤维具备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高,是目前已规模化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具有质轻、高强、高模、耐腐蚀、耐疲劳、耐高温、膨胀系数低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碳/碳复材、交通运输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

碳纤维产业链主要包括原丝、碳纤维生产,中间体(织物、预成型体、预浸料、拉挤板等)、复合材料制造,以及下游的应用市场。从不同环节的特点来看,原丝和碳纤维生产环节工艺流程复杂、固定资产和研发投入高、产业化周期长,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中间体和复合材料制造环节技术壁垒不高,属于轻资产、高利润行业,但市场壁垒较高;应用环节涉及领域众多,通常和上游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商紧密合作,共同开发碳纤维制品的生产、制造和装配工艺以满足不同领域应用需求,进入壁垒高。

2024年供应分析:产能增速略有放缓,出口量激增带动产量保持增长

2024年,我国碳纤维产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较上年略有放缓。全年新增产能2.3万吨/年,总产能达14.4万吨/年,同比增长19.1%。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约20家碳纤维生产企业,其中3家产能超过万吨,分别是吉林化纤、中复神鹰和新创碳谷。

2024年,国内碳纤维产量约5.9万吨,同比增长8.2%。在下游需求有所恢复、出口量大幅增加的带动下,产量虽然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持续放缓。2024年,我国碳纤维进口量约1.6万吨,同比微增2.2%,在经历了2023年的断崖式下滑后,碳纤维进口量相对保持稳定,进口产品主要用于填补仍存在技术短板的高端应用领域。而随着产量不断增加、品质持续提升,国内碳纤维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价格更具优势的国产碳纤维正加速向国际市场渗透,2024年碳纤维出口量同比激增119.9%至1.5万吨的历史高位,出口量首次超过万吨,进出口格局发生剧变。

2024年需求分析:行业需求开始恢复,产业升级推动消费结构分化

2024年,我国碳纤维市场呈现“表观收缩、实际回暖”的态势,全年表观消费量约6万吨,同比下降5.4%;实际消费量约5.6万吨,同比增长5.3%。在民用航空、低空经济及机器人行业的带动下,行业需求已经开始恢复,但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体育休闲、风电叶片仍是国内碳纤维最大的两个消费领域,航空航天超过压力容器、碳/碳复材成为第三大消费领域,产业升级推动各应用领域出现显著分化。

体育休闲用品在消费降级影响下替代效应明显,呈现“高端收缩、大众升级”的结构性调整,高尔夫、高端球拍等传统高附加值品类受国际订单减少和企业清理库存影响需求下降,而碳纤维自行车在价格下探至万元区间后消费有所提升;风电市场需求回暖,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装机容量79GW,同比增长4.0%。此外,叶片大型化趋势明显,带动碳纤维在风电领域渗透率提升,进而拉动碳纤维需求增长;民用航空市场恢复,中国商飞订单激增,交付量创历史新高,年内交付民航客机47架,同比增长88%,带动航空级碳纤维消费量大幅增长;光伏、储氢瓶等传统领域发展遇到瓶颈,需求无明显增量。碳/碳复材用碳纤维因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放缓和光伏硅料价格持续低位运行需求增长放缓,储氢瓶用碳纤维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微降的情况下需求略有下降,其他传统应用领域如混配模成型、汽车等领域需求增加有限,而电子电气、建筑、船舶、电缆芯等领域需求均有所缩减。

新兴领域蓄势待发,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低空经济及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碳纤维轻质高强、耐疲劳、耐腐蚀等特性使其在无人机机壳、结构件、支架、电池舱等部件,以及人形机器人的机械臂、关节、足部传感部件等关键部位应用优势明显,目前已涌现出eVTOL飞行器、无人机物流、人形机器人等新增长点,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未来随着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碳纤维需求预计将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2024年价格分析:行业库存持续增加,碳纤维价格低位运行

2024年,国内碳纤维产能继续增长,尽管行业需求略有恢复,但库存持续积压,企业开工负荷偏低,碳纤维价格低位运行。T300级别12K碳纤维价格基本保持不变,年初和年末价格均为85元/千克;T300级别24/25K碳纤维从年初77元/千克跌至年底75元/千克,跌幅2.6%;T300级别48/50K碳纤维从年初72元/千克跌至年底70元/千克,跌幅2.8%;T700级别12K碳纤维价格跌幅较大,从年初145元/千克跌至年底105元/千克,跌幅达27.6%。

2024年1—4月,碳纤维原料丙烯腈价格连续上涨至年内高位,成本压力下,吉林化纤分别于1月和4月两次上调碳纤维产品报价,迫于成本压力,国内碳纤维市场低价货源减少,但下游仍以短期订单为主,企业备货意愿不强,仍倾向于随用随采,随后市场供应增加,后续实单价格有所下降;5—7月,进口货源价格走低,冲击国内碳纤维产品,且原料价格下跌,成本支撑减弱,叠加市场供应充足,国内碳纤维价格走低,产品价差不断缩小;8—12月,原料丙烯腈价格反弹,碳纤维生产成本再度走高,虽然年底吉林化纤再度两次调涨价格,但企业由于库存及出货压力,再次让利出售,碳纤维价格连续下跌至年内低位。

2024年利润分析:行业利润大幅下降,龙头企业业绩各异

2024年,碳纤维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国内主要碳纤维生产企业业绩却呈现明显分化,中复神鹰利润大幅下滑、光威复材利润有所下降,而中简科技利润逆势增长。中复神鹰净利润由正转负,降幅高达139.1%。中复神鹰主力产品集中在T700级,高端产品占比低,难以对冲价格下跌风险,且神鹰西宁与神鹰上海两家全资子公司全面投产后,资本化利息费用化,推高财务成本,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盈利。

光威复材利润同比下降15.1%,各业务板块业绩呈现出一定分化。受国内碳纤维行业供需失衡、传统应用领域竞争加剧、工业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价格下降及碳纤维需求周期变化影响,光威复材利润下滑,然而由于多元化布局,能源新材料、复材科技、精密机械等高端业务板块均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势头,客户结构更加合理,因此在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业绩下滑幅度低于平均水平。中简科技利润逆势增长23.2%。

中简科技通过积极衔接用户需求,加大与不同用户的沟通力度及频次,克服了市场周期性波动带来的短期影响,以ZT9H为代表的新一代碳纤维产品市场表现及需求超出预期,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化信观点

供应方面,目前国内碳纤维在建产能超过7万吨/年,大部分在建产能计划于2025年投产,若全部按计划投产,2025年我国将新增产能7.4万吨/年,总产能将达到22万吨/年,首次超过海外碳纤维合计产能。但由于目前行业库存高企,企业开工负荷偏低,碳纤维价格低位运行,行业利润持续下滑,新产能投放节奏或将放缓。

需求方面,2025年国内碳纤维需求有望持续改善,风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将主导消费增长。海上风电加速发展及“以旧换新”政策在风电领域落地,拉动风电用碳纤维需求再度大幅增长;而在国内民航市场强劲发展势头下,国产大飞机交付量将再创新高,带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用量持续提升;体育产业国产替代战略的推进将带动体育休闲领域碳纤维用量恢复增长。此外,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也将贡献可观增量。预计2025年中国碳纤维实际消费量将达6.7万吨,同比增长18.7%。

2025年,国内碳纤维行业供需格局或逐步修复,行业开始进入去库存周期,产品价格继续下行空间有限,企业利润或迎来修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T300级碳纤维产能富裕,而T800及以上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企业只有突破高等级碳纤维技术瓶颈,完善低成本制造体系才能逐步脱离低端同质化竞争的陷阱。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