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艾科森环境技术消息,2024年6月18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正式启动了为期六个月的公众咨询(时间为2024年6月18日至12月18日),重点针对《REACH法规》附件XVII中部分六价铬物质的拟议限制。此次行动被认为是对现行授权体系的一次重大改革,预计将深刻影响航空航天、汽车、涂料及电子制造等多个产业链的企业与专业人士。
涉及高危物质,影响广泛
本次拟议限制主要针对多种具有高度危害性的六价铬化合物,如三氧化铬、铬酸盐、重铬酸盐等。这些物质因其强致癌性引发了广泛关注。一旦该提案通过,企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监测标准,ECHA已要求利益相关方在2024年9月18日之前提交反馈,以加快审议进程。
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近期召开的线上证据征集会议上,艾科森环境技术的欧洲团队及中国技术总监积极参与,与行业代表进行了深度交流。据悉,ECHA已对675家欧洲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0%的企业仍在使用相关六价铬物质。
背景:六价铬为何成为重点监管对象
六价铬物质因其明确的致癌风险长期受到国际关注。不论是吸入途径还是环境中的暴露,均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尽管目前欧盟已对其采取授权管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成员国存在适用标准不统一、审批流程严重滞后的问题。因此,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建议通过更具约束力、覆盖更广的限制措施来提升整体监管效果。
目前,六价铬相关化合物仍被大量使用,广泛应用于防腐、电镀及金属表面处理等多个行业,典型代表包括三氧化铬、重铬酸钠和铬酸钾。值得注意的是,ECHA 还特别指出,若六价铬被限制,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铬酸钡等其他同样具有毒性的替代品,这一潜在的物质替代风险引发了监管机构的高度警觉。此次公众咨询涵盖的十二种六价铬物质包括:
拟议限制选项与合规要求
欧盟此次提出了两套主要的监管方案,企业可根据适用情况进行参考:
方案 A:若企业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场地的年排放量控制在空气中不超过 2.5 千克、水体中不超过 15 千克,同时工作场所的职业接触限值控制在 5 微克/立方米或 1 微克/立方米(以 8 小时时加权平均计算),则相关用途可在特定条件下继续被允许使用,适用范围需依据具体使用类别确定。
方案 B: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排放与暴露要求。空气排放上限定为每年 0.25 千克,水体排放不得超过 1.5 千克,同时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进一步降低至 0.5 微克/立方米。
无论采用哪种方案,拟议限制都适用于混合物中六价铬物质含量达到或超过 0.01%(质量百分比 w/w)的情况,并涵盖所有化学计量比和水合物形式。此外,相关法规一旦正式生效,企业将有 18 个月的统一过渡期用于调整与整改。
受影响的行业及后续动态
本次限制不仅将对六价铬物质的制造企业产生影响,还将波及进口商、下游使用者、涂料供应商以及回收利用相关行业。受影响的企业需重新评估自身的排放控制与监测体系,同时积极考虑是否需要寻找更安全的替代材料。这一变革既可能带来合规成本的上升,也可能促使行业技术创新。
根据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的计划,其下属的风险评估委员会(RAC)和社会经济分析委员会(SEAC)预计将在 2026 年年中发布最终审查意见。行业各方在当前公众咨询阶段的反馈将对最终法规的细节设计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