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制造业正向东南亚国家、上合组织国家、中非合作组织等国家进行第二次产业转移。当前,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欧洲反倾销措施加剧贸易壁垒、环保法规、区域贸易政策及技术创新将对化工行业演进产生影响,企业需在产能布局、技术研发及可持续发展间寻求平衡。全球化工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化工企业也正在积极布局海外,比如在东南亚分散产能以降低风险。
老挝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毗邻缅甸,西南毗邻泰国,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750万。老挝国土面积比山东省大约7万平方千米,人口是山东省的1/13。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水利资源丰富。老挝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东盟成员国。
老挝有较多矿产资源,但资源仍处于未开发阶段。老挝有金、铜、锡、铅、钾、铁、石膏、煤、盐等20余种矿产。有储量巨大的石膏矿床和高品位盐岩矿床,石膏、盐岩和钾盐主要产于沙湾拿吉东部和万象盆地。煤产地有3个,地质矿产调查程度很低,矿产资源的开发程度更低,基本属于全球尚未开发的地区之一。
老挝市场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但呈稳步增长态势。全国共有12个经济特区,800余家企业,主要工业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炼铁、水泥、服装、食品、啤酒、制药等及小型修理厂和编织、竹木加工等作坊。老挝出口商品以矿产品、电力、农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主要进口工业品、加工制成品、建材、日用品及食品、家用电器等。
老挝化工产业规模小,涉及产业分类少,行业落后。老挝化工产品以传统产品为主,主要集中在化肥、农药、涂料、塑料等领域,其中化肥和农药是主导产品,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主要有农用化工品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各种复合肥,还有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有较小规模的石油化工,2020年投产的老挝首个石油炼化项目,但是一直未正常生产;煤化工,有传统煤化工涉及煤焦化、煤气化等;其他化工产品有涂料、塑料、橡胶制品、合成树脂、化学试剂,包括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薄膜、管材、板材、注塑制品等。
老挝主要化工产业需求来自农业、电子等方面。在农业领域,随着老挝农业发展,对化肥、农药的需求持续增长。在建筑领域,经济发展正带动建筑行业的繁荣,对涂料、塑料管材、板材、胶黏剂等化工产品需求旺盛,用于建筑的内外装修、给排水系统等。交通领域,老挝汽车等交通工具保有量增加,对轮胎等橡胶制品以及润滑油、防冻液等化工品需求上升。电子领域,老挝电子产业的兴起,对塑料外壳、线路板等化工相关产品以及双酚等化工原料需求逐渐增加。在能源领域,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老挝对石油炼化产品如汽柴油等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煤化工产品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也有望逐步提高。
老挝的主要化工原料有以下几种:氯碱化工类、矿产类如磷矿石、钾盐、溴素等。近年来,溴素等产品也异军突起,如亚钾国际在老挝的溴素项目不断发展。但是老挝化工技术与设备相对落后,大部分企业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由于地处内陆,运输成本较高,给化工产品出口带来一定困难。
老挝化工企业主要有老挝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LPC),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主要从事石油炼化、精细化工、清洁能源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老挝恒光钠镁技术有限公司和老挝甘蒙氯碱厂位于甘蒙省,都是离子膜氯碱企业,主要产品有烧碱、液氯、盐酸、次氯酸钠等;老挝嘉西钾盐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钾盐开发及建设盐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老挝中农钾肥公司是亚洲最大钾盐资源量企业,有溴素深加工、氯碱等多个项目。
老挝政府高度重视化工行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如减免税收、优惠贷款等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老挝外资法允许建独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可以自由汇出所获利润,享5年免税优惠。由于老挝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各国对其关税政策相对优惠。中国是老挝最大投资国,而后依次是泰国、越南、韩国、法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中国企业投资领域涉及水电、矿产开发、服务贸易、建材、农业、药品生产、房地产、园区开发等。
随着老挝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对化工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为化工行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特别是涂料、塑料等产品需求逐年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