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前100位企业”在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上公布。
01 “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前100位企业”发布
2024年,国药集团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华润医药与齐鲁制药稳居第二、第三席位;远大集团与复星医药位次互换,分列第四、第五;石药集团则继续位居第六,头部阵营格局稳定,强者恒强。
不过,2024年第7至10位出现显著变动,新晋企业占据三席:诺和诺德(中国)凭借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及新一代胰岛素产品的市场表现首次跻身前十;恒瑞医药以49.6%的创新药收入占比回归,彰显其研发转型成效;正大天晴则得益于其近年获批上市的生物类似药和新药,以及引进的高价值产品。
2024年,还有8家企业新晋前百,分别是北京同仁堂、四川百利药业、凯莱英医药集团、赫力昂(苏州)制药、中美天津史克制药、华立医药集团、华邦生命健康和亿帆医药。
这些企业的成功晋级,得益于其各自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如百利药业凭借授权收入的强劲拉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实现超过10倍的跨越式增长,从而一举挺进百强第53位;而亿帆医药则主要凭借新产品商业化放量,因此成功迈入前百阵营。
数据来源于反映国家医药工业经济运行状况的唯一官方资料《中国医药工业统计年报》,取自年报综合册中主营业务收入排序前100位的企业。
02 医药行业分化加剧 头部企业面临深度调整压力
在会议现场了解到,“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前10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49.7亿元,较2023年度(10301.9亿元)下降2.5%,利润总额2093.1亿元,较前一年上升0.9%。
据医药地理的报道,在市场环境与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下,前100位企业的总体收入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从2022年同比下降4%,到2023年降幅收窄至0.3%,2024年降幅增大至2.5%。
与此同时,2024年前100位企业入围门槛降至30.2亿元,前十位企业门槛同步回落至237.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3%和6.3%,延续了2023年的下行趋势,反映出头部企业正面临深度调整压力。
从集中度情况看,自2018年首次突破30%以来,该指标始终在30%至36%区间波动,2024年较2023年下降1.1个百分点至 33.8%,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的结构性调整过程。
在行业竞争加剧和创新转型压力下,我国医药企业加速分化。
2024年,前10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实现双增长的企业有42家,其中15家企业两项指标增幅超过两位数;而两项指标双下降的企业达31家,其中17家企业降幅超过10%。
企业的经营表现差异,主要体现在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的差距上。这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路径的不同。
从行业实践来看,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三个维度:一是以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为代表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通过研发突破和专利授权实现业绩增长;二是以哈药集团为典型的营销体系优化模式,借助渠道变革提升经营效率;三是以片仔癀等企业为代表的品牌价值驱动模式,依靠品牌溢价保持稳定发展。
这三种模式分别体现了技术创新、市场运营和品牌建设等不同维度的竞争优势。
最后,从企业主体结构看,2024年前100位企业中,内资、外资、港澳台商投资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数量分别为66家、15家、13家和6家,其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3.1%、17.6%、15.7%和3.5%。
至于区域分布方面,2024年,前100位企业数量超过5家的地区共7个,依次是江苏(16家)、北京(12家)、浙江(12家)、山东(11家)、上海(7家)、广东(7家)和天津(6家)。其中,江苏省前100位企业数量连续两年居首,且其百强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在全国占比24.2%。
2024年,北京前100位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居全国首位,分别占前100位企业总体的21.4%和23.6%,且其12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值也领跑全国。
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为企业
数据来源:2024《中国医药工业统计年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