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江苏化工网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石化联合会党委常委庞广廉:生物制造将是颠覆性赛道
石化联合会党委常委庞广廉:生物制造将是颠覆性赛道
  发布日期:2025-07-08

在挑战与机遇中不断重构的石化行业,正站在一个充满变量的十字路口。传统行业在内卷中突破,新兴行业在探索中萌芽,未来的产业格局如何描绘?在此背景下,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特推出“突破边界 创享未来”系列高端访谈,试图与站在潮头的先行者对话,探讨如何在传统产业链中开辟新赛道,多元视角深耕跨界领域,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织中寻找平衡的支点。

当前,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剧烈,化工行业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怎样看待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抓住机会开辟新的赛道?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期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外资委主席兼秘书长庞广廉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化工产业格局演变,未来关注五大方向


【CCN】近年来全球化工产业格局发生巨变,您看到了哪些新的趋势?

【庞广廉】全球有5大重点发展方向值得深入思考:

一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包括绿色农业、化工、农药和卫生防疫;二是与清洁相关,涉及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三是可持续发展;过去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虚幻的概念,现在可持续发展融合了新能源使用、能效提升、材料选用、生物基、循环材料、绿色制造工艺以及微观处理等多个环节;四是材料科学,全行业正在攻克的重点技术都与新材料密切相关,包括高端工程塑料、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用品、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和橡胶等;五是数字化智能化,包括智能制造、元宇宙、人工智能机器人,尤其是今年非常炙手可热的概念是工业人工智能。

这些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CCN】目前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着重重挑战,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在变局之下应该关注哪些机会?

【庞广廉】中国正拉动全球能源和化工原料快速增长,从初级化工生产向精细化工制造转型。随着需求向中国和印度的转移,欧美地区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定位于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亚洲则基于现有装置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下游产品,中国向着精细化工转型的步伐会加快。从能源角度看,美国未来将大量出口原油天然气以及轻质化化工原料,并进行制造业的复兴再工业化。

中国化工产业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挑战主要有来自资源与成本压力、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以及技术与国际竞争壁垒等方面;机会主要体现在绿色转型和政策红利、全球化布局与资源协同以及新材料需求爆发等方面。                           

政策红利不断,绿色转型锁定生物制造

【CCN】全球化工行业都在谋求绿色转型,许多化工公司正将目光转向生物制造业领域。如何看待该领域的发展潜力?

【庞广廉】我十分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在《生物技术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提出,至2030年,生物制造产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在生物经济中的贡献率将达到60%以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布局生物制造业,美国《国家生物经济蓝图》提出,将以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物制造技术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加以支持;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明确目标》,即在20年内用生物基塑料替代现有90%的塑料,在供应链端,通过可持续和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物制造方式生产满足美国对于化学品至少30%的需求。

日本《生物战略2019》提出,力争通过发挥日本的生物制造优势并融合IT技术,为开拓和扩大市场、解决社会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做贡献。

《英国生命科学战略:构建生命科学生态系统》提出,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投资约4500万英镑,并制定技术路线图,致力于建立世界领先的合成生物学产业。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基产业的发展,将其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形成了从战略规划到行动方案的政策体系。

【CCN】我国从哪些维度发力促进生物制造业的发展?

【庞广廉】从中央层面,生物基、生物制造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发展面向工业应用的人工合成生物制造。支持合成生物技术驱动的新材料、新医药、新食品及绿色低碳农业等开发与应用,不断健全人工合成生物安全法规标准体系。2024年生物制造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重点发展引擎之一,政治地位和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同时,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动生物制造业的发展。目前中央地方齐发力,构建升级产业,形成合力支持从原料开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环节,鼓励多元资源路径,例如秸秆、竹材拓展新场景和新产品。

此外,标准规范与战略部署从更高层面对生物制造、生物基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制修订100多项绿色低碳标准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降解性能、碳足迹等标准体系建设推广创新成果标准化转化、首批次应用示范。

颠覆传统生产方式,构建核心竞争力

【CCN】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我国生物制造行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庞广廉】目前,发达地区领航之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生物制造业,并且各具特色。例如,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主要发展生物燃料和生物制药;北京主要发展基因编辑育种、酶制剂、CO2合成制造、化妆品原料、生物基材料、AI辅助蛋白质设计、生物制药等;上海主要发展化妆品原料、生物制药、食品配料、天然产物、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等;江苏主要发展生物制药、天然产物、基因组学技术、生物化工等。在生物燃料、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生物制药、食品行业和酶制剂等领域生物制造持续突破,产业化品种络绎不绝。

【CCN】在生物基化学品领域有哪些发展趋势?

【庞广廉】大宗化学品由传统化工工艺向生物制造演进,行业内更多聚焦成熟品种的制造路径变革,这些品种多为低附加值的平台型化合物,具有需求量大、成本敏感度高的特点,因此生物制造的成本及环保优势将更为明显。

例如,平台化合物丁二酸、苹果酸发酵水平达到100 g/L以上,丁二酸生物制造法与石化路线相比成本下降20%,二氧化碳减排90%。1,3-丙二醇的生物法路线相比石化路线能耗降低4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1,4-丁二醇实现万吨级规模的生产,比石化路线减少56%的温室气体排放新基建投资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之,生物制造领域是支撑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颠覆性赛道,将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重利好下迎来更大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践行“双碳”承诺关键路径。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