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太阳”)董事会秘书陈继珍、投资者关系经理王露接待了20余家投资机构的调研。会上,陈继珍简要介绍了公司业务、产品、基地、新建项目等情况,并回答了嘉宾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问题1:请简要介绍下公司主要产品及产能情况。
回复:主要中间体产品和产能:吡啶碱7.5万吨/年、2,2-联吡啶1.5万吨/年、2,3-二氯吡啶9,000吨/年、二氯吡啶5,000吨/年、2,3-二甲基吡啶600吨/年、吡唑酸2,000吨/年、氨氯代二甲基苯甲酰胺1,000吨/年(已建未投产)。
除草剂产品和产能:百草枯折百产能3.2万吨/年(实物量10万吨);敌草快二溴盐折百产能5,000吨/年(实物量1.5万吨)、敌草快二氯盐折百产能2万吨/年(实物量6万吨);生物L-草铵膦(精草铵膦)现有产能5,000吨/年,在建1万吨/年,预计明年初建成投产。
杀虫剂方面产品和产能:氯虫苯甲酰胺现有产能2,000吨/年;毒死蜱产能2万吨/年;储备有溴氰虫酰胺、四唑虫酰胺等新型杀虫剂技术。
云南曲靖基地为控股股东建设项目(建设中),主要有年产5万吨吡啶碱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年产10万吨木薯生物质乙醇项目、年产6,000吨氯虫苯甲酰胺产业链项目。
问题2:二季度主要产品价格走势情况。
回复:百草枯价格从年初的10,300元/吨上涨至12,500元/吨;敌草快分为二溴盐和二氯盐两个产品,其中,二溴盐价格约为17,500元/吨,价格在18,500元/吨至19,000元/吨之间;氯虫苯甲酰胺价格为30万元/吨;L-草铵膦价格约为67,000元/吨;3-甲基吡啶价格约为 23,000元/吨。
以上是6个主要单品的情况,相比较年初,其价格均有所上升。具体时价请关注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调价函,或关注百川盈孚公布的商品价格。
问题3: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的原因分析。
回复:一季度总体来看,核心产品的价格上涨带动了业绩增长。例如百草枯产品在去年年底的价格为 10,300元/吨,后来价格逐步上涨至12,500元/吨。此外,公司重整后财务费用同比减少。因此,一季度的数据表现较好。
问题4:公司氯虫苯甲酰胺产品情况。
回复:公司生产氯虫苯甲酰胺及产业链产品,其中2,3-二氯吡啶9,000吨/年、吡唑酸2,000吨/年、氨氯代二甲基苯甲酰胺1,000吨/年(已建未投产)、氯虫苯甲酰胺2,000吨/年。目前,2,3-二氯吡啶、吡唑酸产能稳定供应。氨氯代二甲基苯甲酰胺由于硝化环节存在限制,货源较为紧张。其涉及多个高危工艺,属于“两重点一重大”的监管范畴,因之前发生过相关事故,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重视,行业新增产能难度较大。
氯虫苯甲酰胺有较高的性价比,是低毒、高效、环保的第五代杀虫剂,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价格方面,从去年年初的48万元/吨左右下降至今年年初的22万元/吨左右。降价周期较短,自5月底以来价格有所回升。预计近期半年内以及明年,氯虫苯甲酰胺的市场需求和价格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整体供应仍偏紧张。
问题5:公司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回复:安全生产是红线,环境保护是底线。公司从事精细化工生产行业,各生产基地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公司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管理机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并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规定公司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隐患分级和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的效果、持续改进,保证隐患排查治理的落实。安全生产一直并且一定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各省应急管理监管系统对公司生产基地的生产活动全流程实施动态监控,确保符合最新安全标准。近几年,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长江沿线,属于生态敏感区域,执行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
问题6:云南曲靖基地年产10万吨生物质乙醇项目情况。
回复:云南基地目前为控股股东建设项目。当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一是面向东南亚,拥有大量廉价的木薯供应;二是当地公用工程价格优势明显;三是园区甲醇、液氨等原材料可实现上下游管道供应。年产10万吨生物质乙醇项目已取得项目备案。传统的木薯制生物质乙醇的工艺本身是成熟的,国内也有许多厂家从事该工艺,但其成本不具备明显优势。公司的优势在于发酵过程中对废气等资源化综合化利用。我们利用一体化设备将木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纯化为生物质天然气,此天然气符合当前“双碳”背景下对降碳、零碳的需求趋势,其价格也比工业天然气高。此外,生物发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属于绿色碳源,具有环保价值。云南在绿色碳源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干冰的应用上。由于面向东盟市场,食品保鲜剂和干冰的用量较大,东南亚地区的干冰需求也很旺盛。公司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提升,整体成本将大幅降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