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外壳到家居沙发,从汽车内饰到建筑涂料,阻燃剂(FRs)作为“防火卫士”,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这些化学物质在守护安全的同时,也因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引发全球关注。
2025年6月,英国环境署发布《阻燃剂范围研究综述》报告,深入剖析了英国市场阻燃剂的应用现状、危害特性及监管方向。
瑞欧科技将结合报告核心内容和丰富的数据,带您全面了解阻燃剂的科学背景、市场洞察及对中国行业的启示。
阻燃剂是一类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降低材料易燃性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品、涂料和粘合剂等领域。阻燃剂的功能和分类
其作用机制包括稀释可燃气体、降低燃烧温度、形成保护性炭层或干扰燃烧自由基反应。报告将阻燃剂的应用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添加型:物理混合于材料中,易因洗涤或磨损流失,常用于热塑性塑料; 反应型:化学结合于聚合物结构,稳定性高,流失少,常用于热固性塑料; 聚合物型:通过聚合物链改性(如溴化聚苯乙烯)实现阻燃,应用较少。
化学类别上,报告识别出六大类:无机(如氢氧化铝)、溴化有机、氯化有机、有机磷(主要为磷酸酯)、卤化有机磷、氮基,以及一种未分类的有机阻燃剂(多元醇)。
阻燃剂在防火安全中不可或缺,尤其在英国,因 1988 年《家具和家居用品消防安全法规》等严格标准,需求旺盛。
据报告估算,英国市场阻燃剂总吨位为8.2万至82.6万吨/年,占全球市场的2.6%-26%。
其中,无机阻燃剂占77%(约6.3万至63.6万吨/年),有机磷占11%(约0.9万至9.1万吨/年),溴化有机、氯化有机等其他类型各占不超过4%。
尽管阻燃剂在防止火灾蔓延中功不可没,但其对环境和健康的风险,也引发广泛关注。报告对124种阻燃剂的危害特性分析显示,约38种(三分之一)具有至少两种危害特性,具体包括:
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PBT/vPvB):13种(10%)可能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在生物体内累积,威胁生态系统; 生态毒性:30种(24%)在极低浓度下对野生动物有害; 人类健康毒性:38种(30%)在低暴露水平下可能致癌、影响生殖或造成特定器官损伤。 内分泌干扰:25种(20%)可能干扰人类或动物内分泌系统; 持久性与环境流动性(PMT/vPvM):22种(18%)可在环境中广泛迁移,增加暴露风险。
暴露建模表明,阻燃纺织品生产中的工业使用可能导致局部高化学释放,尤其是有机磷阻燃剂(如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2-氯异丙基)磷酸酯TCIPP)风险较高。
英国环境监测数据进一步证实,阻燃剂在多种介质中广泛存在:
水体:TCEP、TCIPP在泰晤士河及西米德兰兹饮用水中检测到; 沉积物:溴化阻燃剂(如BDE-28、-206)及有机磷(如TMTP)在泰晤士河和英国淡水沉积物中发现; 空气与粉尘:TCEP、TCIPP、BDE-100等在伯明翰室内外空气、家庭及办公粉尘中检测到; 食品与生物体:BDE-28、TBB等在伯明翰食品及母乳样本中检出)。
这些数据表明,阻燃剂的环境扩散和生物暴露风险不容忽视。
报告评估了124种阻燃剂,包括73种在英国UK REACH下注册的物质和51种DUIN通报物质。这些阻燃剂主要在塑料、涂料、纺织品、密封剂/粘合剂等领域应用。英国市场的阻燃剂应用
英国市场阻燃剂种类繁多,部分尚未完全注册(首轮注册截止2026年10月)。与全球和欧盟市场对比,英国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
全球:2020年总吨位318万吨,塑料占85%,无机(如氢氧化铝)占38%,有机磷占18%,溴化阻燃剂在亚洲更常见; 欧盟:2015年总吨位45.2万吨,无机(氢氧化铝)占51%,有机磷占18%; 英国:无机阻燃剂占77%,远高于全球和欧盟,反映其严格消防法规驱动的低风险阻燃剂偏好。
英国脱欧后,UK REACH成为独立监管框架。报告基于不同的维度,如阻燃剂的自有危害特性,对阻燃剂的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筛选出部分高风险阻燃剂,如:
TBBPA: TBBPA(CAS:79-94-7):已被加入欧盟REACH SVHC清单,欧盟REACH怀疑其具有内分泌干扰和PBT特性,使用吨位较高。
TCIPP: TCIPP(CAS:13674-84-5):欧盟提议限制其在儿童用品及家具中的使用,等待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TP)致癌性研究结果。
TDCPP: TDCPP(CAS:13674-87-8):同属氯化有机磷,面临与TCIPP类似限制。
Chloroalkanes, C14-17: Chloroalkanes, C14-17(CAS:85535-85-9):已被加入欧盟REACH SVHC清单,UK POP(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提案。
与此同时,报告提出如下监管建议:
数据完善:与行业合作,收集更精确的吨位和用途数据,至UK REACH过渡期结束(2030年10月); 风险评估:深化环境及人体暴露风险研究,针对高风险物质(如有机磷)开展详细评估; 环境监测:加强淡水、空气、食品及生物体中阻燃剂浓度的监测; 国际协作:与欧盟、联合国及其他国家监管机构合作,关注工人和消费者通过室内粉尘和空气的暴露风险。
中国是全球阻燃剂生产和消费大国,应用于电子、建筑、纺织、汽车等行业。英国报告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以下启示:
绿色技术创新: 英国禁用高风险阻燃剂(如溴化化合物)后,加速开发无机、氮基及低毒替代品。中国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探索生物基、可降解或低迁移性阻燃剂。 例如,开发基于天然磷酸酯或硅基阻燃剂的新产品,满足环保需求。 合规管理升级: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要求化学品登记和风险评估。借鉴UK REACH,企业需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阻燃剂的理化特性、毒性及用途信息透明,提前应对出口市场的严格要求。 环境监测体系: 英国监测数据揭示阻燃剂在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中的扩散。中国企业可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本土环境和人体暴露研究,构建风险数据库,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国际标准对接: 全球化学品监管趋严,斯德哥尔摩公约及欧盟/英国法规对高风险阻燃剂的限制日益严格。中国企业需跟踪国际动态,参与标准制定,确保产品符合出口市场要求,提升全球竞争力。 供应链协作: 英国报告强调与行业长期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共享阻燃剂使用和替代信息,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合规成本。 中国化工行业正处于绿色转型的关键期。面对全球环保趋势和国内政策升级。未来展望:安全与环保的共赢之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