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既是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十五五”期间,建议在国家、行业和企业各个层面集聚创新要素,一体化推进关键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制和示范应用,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
发挥产业规划和创新引领作用,锚定新兴领域开展“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在新型高分子材料领域,面向能源、环境等行业需求,开发聚烯烃弹性体、高性能树脂、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特种尼龙及纤维、氟硅新材料、高性能功能涂料等产品。在高端功能化学品领域,面向医药、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突破电子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医药中间体、新型阻燃材料、高端日用化学品等产品。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开发低成本规模化制造技术,发展高强高模玻璃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产品,拓宽其在轨道交通、风电等行业应用。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研发新型光电功能晶体器件,推动大尺寸碳化硅、氮化镓、金刚石单晶及铌酸锂、钽酸锂薄膜等的产业化。
组织发挥骨干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攻克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建议由科技部牵头,国内骨干企业为主体,发挥大企业自身原料资源、生产装置、产业链以及研发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基础研究、先进分析检测技术研究和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开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化示范。此外,还要面向全球吸引高端研发人才,依托科研院所、领军企业、重大项目平台深入实施领军人才“筑峰计划”,用好国外顶尖人才引进“直通车”机制,强化创新人才团队引育,引领科技教育产业协同发展。
构建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政策体系和协同创新机制。建议由工信部牵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制定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和实施措施,为加快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提供遵循,更好地指导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下游加工应用企业开展合作攻关。同时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创新成果产业供给,高水平建设几个区域科技大市场,集聚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打造科技服务龙头平台,推进重大成果产出、评价和运用转化。
(作者: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任格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