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江苏化工网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化石能源行业或将面临融资收紧
化石能源行业或将面临融资收紧
  发布日期:2025-08-21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下称《目录》2025年版)的通知,并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里程碑事件。新目录不仅首次统一了绿色贷款、债券、保险等各类金融产品的支持口径,更将支持范围从生产端历史性地延伸至贸易和消费端,并创新性地引入了碳减排属性标识。可以预见,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行业的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投资规模有望加速扩大;而化石能源相关行业可能面临融资收紧和更大的转型压力,油气等传统能源企业需进行适当调整。

领域扩展,全面统一口径

《目录》(2025年版)在宏观层面体现了国家以绿色金融助推“双碳”战略的系统考量:通过统一标准、拓展范围,为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提供更大力度、更精确的金融支持。

《目录》(2025年版)以《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下称《目录》2021年版)为基础修订而成,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支持范围从过去“绿色债券”拓展为“绿色金融”的全面统一口径。

《目录》(2025年版)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大领域扩展为9大领域,新增了“绿色服务”“绿色贸易”和“绿色消费”三个一级领域,使支持范围更全面。9大重点领域包括: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绿色贸易、绿色消费。这种调整体现出国家对绿色经济各主要方向的全覆盖布局,特别是将支持链条从生产端延伸到流通和消费端,促进绿色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目录》 (2025年版)突出多项创新亮点:其一,引入碳减排属性分类标识,采用“√”和“√√”符号区分项目的间接碳赋能贡献与直接减排效益。“√√”表示项目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表示项目本身不直接减排但对低碳发展具有支撑作用,这一创新与国际上绿色赋能项目理念接轨,体现出对绿色金融中间接减碳贡献的认可。

其二,内容紧贴国家重点战略领域,全面覆盖了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等“十四五”关键技术方向。

其三,技术标准要求显著强化。《目录》(2025年版)引用了数百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通过将能效等级、环保规范等标准纳入项目条件,使绿色项目认定更具操作性和统一性。

其四,动态调整机制被纳入制度框架。监管部门将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碳达峰碳中和部署、技术进步和国际合作等情况适时修订目录,确保标准与政策和技术演进同步更新。这一机制保证该目录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可随着新能源技术突破和产业变化及时拓展支持范围。

目标明确,全链条获得支持

对于新能源产业而言,这意味着从核心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到项目建设运营、产品市场化的全链条、各环节都将被纳入绿色金融“绿色通道”,获得政策性低成本资金和社会资本的青睐。

《目录》(2025年版)囊括了风能、太阳能、新型储能、核能等新能源。以风电为例,其条款体现了“制造与运营并重”的支持思路,既要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又要扩大清洁电力供给,从供给侧和技术侧共同发力,实现风能利用的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氢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全面布局。《目录》(2025年版)新增并细化了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和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两大部分,将氢能产业链各环节均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这将有效促进氢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繁荣,避免产业链短板。

更具突破性的是,《目录》(2025年版)在氢能项目方面将支持限定在“绿色氢能”范畴,明确强调以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清洁能源制取和使用氢气的活动才属于支持范围。比如在钢铁行业,使用可再生电力制取的氢气替代煤炭作还原剂的氢基炼铁工艺改造被列为支持项目;在合成燃料领域,以风电、核电等制取的绿氢合成氨、甲醇、航煤的装置运营也被纳入绿色项目。

在氢能基础设施方面,《目录》(2025年版)支持加氢站等氢能储运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并且氢能还被视为一种能源存储介质:“以氢作为储能介质的氢电耦合调峰设施”运营活动也属绿色项目。

由此,氢能在目录中形成了从制氢、储氢、运氢到用氢的完整闭环,且贯穿了工业原料、交通燃料、储能介质等多重角色。全链条支持意味着企业可以从氢气生产到终端应用各环节协同布局,因为每一环节都可以通过绿色金融工具获得助力。类似中国石化等致力于打造“第一氢能公司”的能源企业而言,有一定利好。如果有一家布局“风电+制氢+加氢站+燃料电池车辆运营”的能源公司,那么其各业务板块都将有机会发行绿色债券或贷款融资,这种鼓励措施有望加速我国氢能生态的融合发展,推动氢能尽早进入商业化良性循环。

有扶有压,转型吃下定心丸

《目录》(2025年版)的推出,将对能源行业市场格局和投融资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从融资环境来看,《目录》(2025年版)统一了各类绿色金融产品的适用标准,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债券市场、保险资金等都会以此为依据筛选绿色项目。这一“有扶有压”的导向会促使资金主动向新能源板块倾斜。

对此,能源企业应当审视自身业务:凡符合支持范围的,应抓紧申请绿色项目认证或绿色融资工具,以降低财务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对于暂未被列入目录的业务(例如部分过渡性技术或高碳业务线),企业需制定转型计划,通过技改升级尽快使之满足绿色要求,或者逐步缩减相关业务占比,避免将来陷入“棕色资产”贬值的风险。

其次,在市场需求与竞争方面,目录明确了政府鼓励发展的技术方向,将有效引导社会投资预期。过去某些前沿低碳技术(如氢能、钠离子电池)由于商业化初期不确定性高,投资持观望态度,现在政策相当于撒下“定心丸”。

就战略布局而言,《目录》(2025年版)体现了国家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系统思维,企业可以此为依据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如新增绿色消费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充换电设施推广,这预示着未来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将提速,相关产业链公司应提前布局充电网络、车网互动技术等;又如强调能源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这表明能源与信息技术融合是大势所趋,能源企业应实现智慧调度和能效提升,既符合绿色金融偏好也提升自身竞争力。

从政策协同与展望来看,《目录》(2025年版)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其他政策工具(如碳市场、财政激励)正形成合力,推动绿色转型。投资决策时,需要将目录视作评估项目环境、社会、治理(ESG)价值的重要依据。

此外,由于《目录》(2025年版)对接了国际绿色分类标准的一些要素(如强调间接贡献项目、剔除高碳项目等),这有助于国内项目获得国际投资者认可。因此,本土企业在寻求海外融资、参与“一带一路”绿色项目时,也可引用中国绿色项目目录作为证明自身可持续性的佐证,提高国际融资的可得性。

《目录》(2025年版)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进入了体系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的新阶段,将促进金融“活水”更加精准地流向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战略领域,助推我国从能源大国迈向能源高质量发展强国。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