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韩国10家主要石化企业签署了有关业务重组的协议,包括大幅削减石化产能。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20日以石化产业为主题主持召开“关于加强产业竞争力的有关部门长官会议”,向因全球供应过剩和竞争力减弱而面临危机的石化产业“动刀”。
具润哲表示,已有迹象表明全球石化产业供应过剩,但韩企却在增加产能,甚至错过创造高附加值的良机,从而面临困难。只有削减过剩产能并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才能克服危机。
具润哲呼吁业界主动地、迅速地制定具体的重组计划,并承诺政府将不会袖手旁观,担起应有责任。
另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10家大型石化公司签署的业务重组协议,承诺将努力削减270万~370万吨的石脑油裂解(NCC)产能,相当于韩国总产能(1470万吨)的25%。
韩国政府提出的石化行业结构调整主要有三个方向:减少过剩产能并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改善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以及尽量减少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
韩国政府要求10家企业在年底前提交详细的计划。韩国明确表示了“先自救,后政府支持”的原则。这意味着如果行业主动减产、追求兼并收购和整合设施,政府将用放松管制、财政及税收等政策来支持这一行动。
近年来,由于持续新增产能导致供应过剩,利润率大幅下滑,韩国石化产业正遭遇近年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
比如,丽川石脑油裂解中心今年3月从韩华集团和DL集团两大股东获资2000亿韩元(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2元),不足半年后又提出追加3000亿韩元的援助请求。由于过度依赖稳定的乙烯生产,该公司自2022年以来连续亏损,累计亏损达8200亿韩元。
危机并非个案。在石化企业集中的韩国蔚山工业区中,开工率从2021年的87%下降到去年的78.5%,今年更降至60%左右。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称,如果石化行业的低迷持续下去,韩国一半的公司将在三年内无法维持运营。为了保住整个行业,韩国必须将国内产能减少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