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润和催化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和催化”)在宁波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烷烃脱氢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进行了新产品发布。
公司董事长卓润生教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铬系固定床丙烷脱氢催化剂(以下“丙烷脱氢”简称“PDH”),成功实现首套国产化工业应用。其历经20余年攻关已在国内某石化企业50万吨/年工业装置中实现稳定运行超过一年,各项技术指标全面刷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生产丙烯的核心工艺之一,丙烷催化脱氢技术长期被美国企业独家掌控。我国虽占据全球70%以上的PDH产能,却始终面临专利授权费用高昂、供应链不稳定等风险。
如今,润和催化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丙烷单程转化率达44%,丙烯选择性88.2%,装置产能负荷提升至108%,抗结焦能力提高30%,机械强度提升40%,反应与再生阶段的床层压降控制达行业最优水平,脱乙烷尾气中CO₂含量低于3mol%,综合性能已全面超越国外同类产品。
卓润生表示:“此次突破绝非简单的国产化,而是催化剂性能的技术升级,我们通过50余项发明专利构建的技术壁垒,保证了中国公司在烷烃脱氢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在催化剂供应链方面,作为具备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三种脱氢催化剂生产能力的企业,润和催化在2021—2023年投资6亿元打造的浙江舟山基地,PDH催化剂年产能近万吨,具有为全球及时提供品种齐全、品质卓越、服务优秀的烷烃脱氢催化剂的能力。
此项技术发布后,在业内化工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行业专家指出,这一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企业来讲,催化剂采购成本与周期大幅下降、库存压力降低、技术本土化服务便捷;对行业来说,我国PDH产能已突破2300万吨/年,占丙烯总产能的32.3%。PDH催化剂技术的突破,有利于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有利于PDH技术国际化。
润和催化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催化剂公司,催化剂产能达5万吨/年、种类多达100多种,产品畅销美国、印度、中东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外30余家大型石化企业提供核心催化材料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