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纪念《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简称公约)缔结40周年暨2025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出席会议并在讲话时指出,在议定书履约框架下,中国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以及行政手段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积极引导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已累计淘汰约62.8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到今年年底,中国预计还将实现9万多吨的淘汰量。
于会文还表示,明年7月1日起,中国将在聚氨酯泡沫、挤出聚苯乙烯泡沫和工业领域清洗三个行业,提前3年半时间彻底淘汰含氢氯氟烃的使用。
2025年,中国根据《基加利修正案》履约新要求,深入推进保护臭氧层和应对气候变化履约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据于会文介绍,在顶层设计方面,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印发实施《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国家方案》),为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控、实现国家履约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组织召开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会议,系统部署各项重大举措,强化部门合作,凝聚履约合力。健全政策法规,强化链条管理。加强监测评估,提升执法效能。严格进出口管理,防范贸易风险。
严格按照履约及相关行业计划要求,2025年度中国核发含氢氯氟烃生产配额16.4万吨,国内使用配额8.6万吨。核发氢氟碳化物生产配额折合14.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国内使用配额折合6.5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期实现国家履约目标。
于会文强调,当前全球履约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消耗臭氧层物质全面淘汰进入冲刺阶段,同时《基加利修正案》生效后履约任务成倍增加,履约面临资金、技术等多重压力。国际社会应坚决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以务实合作推动保护臭氧层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国将持续推进履约行动,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治理效能,促进绿色替代,与各缔约方、各国际执行机构一道,为保护臭氧层、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