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江苏化工网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电子级氢氟酸:半导体“蚀刻剂”的国产化突围之路
电子级氢氟酸:半导体“蚀刻剂”的国产化突围之路
  发布日期:2025-09-22

在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微米级”甚至“纳米级”赛道上,电子级氢氟酸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它既是晶圆蚀刻、清洗的核心“化学工具”,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半导体材料自主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全球高端电子级氢氟酸市场被日韩企业垄断,而我国通过技术攻关与工艺优化,正逐步打破海外壁垒,实现从“中低端供应”到“高端突破”的跨越,为半导体产业链安全筑起关键防线。

一、电子级氢氟酸:半导体制造的“精准化学工具”

氢氟酸(HF)因独特的氟离子活性,成为唯一能与二氧化硅(SiO₂,晶圆核心基材)发生反应的无机酸。而电子级氢氟酸通过极致提纯,将杂质含量控制在ppb级(10亿分之一)以下,为半导体制造提供“无杂质干扰”的工艺环境,其纯度直接决定芯片良率与性能。

1.核心应用:贯穿半导体制造全流程电子级氢氟酸的作用集中在芯片制造的“精细加工”环节,主要承担两大核心任务:晶圆蚀刻在芯片光刻后,利用氢氟酸的选择性反应,精准去除晶圆表面未被光刻胶覆盖的二氧化硅层,形成电路图案。例如,在7nm制程中,需使用纯度≥99.9999%(6N)的氢氟酸,确保蚀刻线宽误差不超过0.5nm;晶圆清洗在沉积、镀膜等工序前后,用稀释后的电子级氢氟酸清洗晶圆表面残留的金属离子(如钠、钾)、颗粒杂质,避免影响后续工艺,某晶圆厂数据显示,使用高纯度氢氟酸可使清洗后杂质残留量降低至5ppb以下,芯片良率提升8%-10%。

2.纯度分级:从“工业级”到“电子级”的质的飞跃

氢氟酸的价值随纯度呈“指数级”提升,根据半导体应用需求,电子级氢氟酸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对应不同制程芯片:

低纯度电子级(4N-5N)杂质含量100-1000ppb,用于8英寸及以下成熟制程(如汽车芯片、消费电子芯片)的清洗;

中高纯度电子级(5N-6N)杂质含量10-100ppb,适配12英寸晶圆28nm-14nm先进制程的蚀刻与清洗;

超高纯度电子级(6N+)杂质含量<10ppb,尤其是金属离子(如铜、铁、镍)含量<1ppb,专门用于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是目前技术难度最高、利润最丰厚的领域。

二、国产化困境:从“原料到工艺”的双重壁垒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氢氟酸生产国(占全球产能60%以上),但长期局限于工业级产品(用于冶金、玻璃加工),电子级氢氟酸尤其是高端产品,面临“原料卡脖子、工艺跟不上、认证门槛高”三大难题。

1.原料壁垒:高纯度氟化物“受制于人”电子级氢氟酸的原料为高纯度氟化氢(HF),而高纯度氟化氢的生产依赖优质萤石(CaF₂,氟化工核心原料)与硫酸。我国虽萤石储量丰富,但高品位萤石(CaF₂含量≥97%)占比不足10%,部分需从墨西哥、南非进口;同时,生产过程中需使用电子级硫酸(杂质<10ppb),此前国内电子级硫酸纯度仅能达到5N,高端产品依赖德国巴斯夫、日本三菱化学,推高原料成本。

2.工艺壁垒:提纯技术差距显著电子级氢氟酸的核心工艺是“提纯”,传统工业级氢氟酸纯度仅3N,需通过多步工艺去除杂质:精馏工艺通过连续精馏分离氟化氢中的水分与低沸点杂质,但海外企业采用“多塔串联+精密控温”技术,可将纯度提升至6N,而国内早期单塔精馏纯度仅能达到5N,且能耗高30%;离子交换与吸附去除金属离子需使用专用树脂与吸附剂,日本旭硝子开发的特种树脂可将金属离子含量降至0.1ppb,国内企业此前依赖进口树脂,成本占比达20%。

3.认证壁垒:半导体供应链的“信任门槛”半导体材料需通过芯片制造企业的严格认证,流程长、标准高:认证周期从送样测试到批量供货,需经历实验室验证(3-6个月)、产线试用(6-12个月)、稳定性考核(12个月),全程长达2-3年;客户粘性日韩企业(如日本森田化学、韩国东进化学)凭借数十年稳定供应,与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建立深度合作,国内企业初期难以切入高端供应链。

三、突围路径:技术攻坚与产业链协同破局

近年来,国内企业通过“原料自主、工艺创新、认证突破”三管齐下,推动电子级氢氟酸国产化率从2018年的30%提升至2024年的65%,其中中高纯度产品国产化率突破50%,逐步打破海外垄断。

1.原料自主:从“萤石提纯”到“试剂配套”

高品位萤石开发

国内企业(如金石资源)通过选矿工艺优化,将萤石纯度提升至98%以上,满足电子级氢氟酸原料需求,高品位萤石自给率从40%提升至70%;

电子级硫酸国产化

江苏强盛、浙江巨化建成6N级电子级硫酸生产线,纯度达到半导体先进制程要求,替代进口后原料成本降低15%-20%。

2.工艺创新:提纯技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突破关键提纯工艺:

精馏工艺升级

多氟多、滨化股份采用“五塔连续精馏+热泵节能”技术,将氢氟酸纯度稳定提升至6N,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40%,金属离子含量控制在5ppb以下;

吸附材料自主化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发出特种离子交换树脂,金属离子吸附容量较进口产品提升20%,成本降低30%,已在国内主流电子级氢氟酸企业应用。

3.认证突破:从“成熟制程”到“先进制程”

国内企业采取“先易后难”策略,逐步打开半导体供应链:

切入成熟制程

先为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国内晶圆厂提供4N-5N级产品,用于28nm及以上制程,积累认证经验与客户信任;

突破先进制程

2023年,多氟多6N+级电子级氢氟酸通过台积电12nm制程认证,2024年进入批量供货;三美股份产品通过三星14nm制程测试,成为其合格供应商,标志着国产高端电子级氢氟酸正式切入国际先进供应链。

四、未来挑战与趋势:向“更高纯度、更绿色”迈进

尽管国产化取得突破,但电子级氢氟酸产业仍需应对“先进制程攻坚、绿色生产、产业链协同”三大挑战,同时把握技术升级机遇。

1.挑战:先进制程与绿色生产的双重考验

7nm及以下制程攻坚7nm及以下制程需电子级氢氟酸纯度达到7N(99.99999%),金属离子含量<0.1ppb,国内企业需进一步优化吸附工艺与检测技术,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

绿色生产压力氢氟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水、废气需严格处理,国内企业需投入资金建设氟回收系统(如将含氟废水转化为氟化钙,循环用于生产),每吨产品环保成本增加1000-1500元,短期内挤压利润空间。

2.趋势:技术升级与应用拓展并行

纯度持续提升随着芯片制程向3nm、2nm推进,电子级氢氟酸将向8N级(99.999999%)迈进,推动提纯技术从“物理分离”向“分子级净化”升级;

功能化拓展开发“低粘度、高稳定性”的特种电子级氢氟酸,适配极紫外光刻(EUV)工艺的蚀刻需求,目前海外企业已推出相关产品,国内企业正加速研发;

产业链协同推动“萤石-氟化氢-电子级氢氟酸-半导体制造”全链条协同,例如,多氟多与中芯国际建立联合实验室,根据芯片制程需求定制氢氟酸纯度与杂质控制标准,实现“需求端牵引技术端”的创新模式。

结语:电子级氢氟酸——半导体自主化的“关键拼图”

电子级氢氟酸的国产化突围,不仅打破了海外企业在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垄断,更折射出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从“组装加工”向“核心材料自主”的战略转型。从原料自主到工艺突破,从成熟制程到先进制程,国内企业用十年时间走完了海外企业数十年的发展路,为半导体产业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未来,随着先进制程技术的持续攻坚与绿色生产体系的完善,电子级氢氟酸将不仅是“合格的蚀刻剂”,更将成为我国半导体材料“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标杆。而这场突围之战的经验,也将为光刻胶、电子级硅片等其他“卡脖子”半导体材料的国产化提供宝贵借鉴,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