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继今年5月公布一批化工非法生产典型案例后,近日再次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案例1:2025年1月9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调查发现,该公司危险化学品丙二腈生产装置未经正规设计、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无生产工艺技术来源,在非法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该公司被依法予以取缔。2025年1月12日,公安机关对该案进行立案侦查,企业主要负责人董某某、技术人员朱某某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2:2025年4月7日,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应急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在封丘县冯村乡一废弃玻璃厂查处一处化工非法生产窝点,现场发现液氯钢瓶10个、丙烯腈约1吨、N,N-二甲基甲酰胺约4吨、片碱约6吨。调查发现,该窝点未办理任何手续,擅自生产2-氯丙烯腈,封丘县应急管理局依法对该窝点进行了查封。2025年5月15日,公安机关对该案进行立案侦查,负责人李某某、程某某等4人,工人朱某某、李某某等5人,危险化学品物料供应商赵某某、张某,共11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3:2025年4月25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正东镇在检查中发现疑似化工非法生产窝点。调查发现,该窝点未办理任何手续,现场储存亚硝酸钠、片碱等危险化学品,搭建简易的塑料反应桶、压滤机等装置,生产染料中间体。叙永县应急管理局会同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对该非法窝点进行了查封。2025年8月29日,公安机关对该非法窝点负责人金某、谢某进行立案侦查。
案例4:2025年5月8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根据群众举报,联合菏泽市、成武县应急管理局进行现场核查,发现某科技有限公司802车间,自2025年3月16日起未经批准非法生产危险化学品三氯乙酰氯,现场发现6个反应釜、三氯乙酰氯产品、DCS系统设备运行参数记录。菏泽市应急管理局对该公司立案调查,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李某某分别被依法处以70万元、5万元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