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日前在上海举行,同期召开第27届亚洲涂料工业理事会会议(APIC)。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涂料组织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各国涂料行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从各国涂料市场的变化来看,亚太区域的涂料产业正在复苏,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对其未来发展持积极态度,并认为涂料产业的未来发展将重点聚焦在“绿色”与“可持续”两个关键词上。
多国涂料市场呈现增长态势
根据世界涂料理事会(WCC)在会上披露的数据,在全球涂料产业发展中,亚太地区涂料产业最具活力,产业增长也尤为显著。记者梳理发现,亚太各国涂料市场呈现出差异化增长趋势,细分赛道各具特色。
据越南涂料油墨协会副会长Vuong Bac Dau介绍,2024年越南涂料产量达4.93亿升,同比增长8.34%,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马来西亚涂料市场增长情况则更加显著,马来西亚涂料行业协会(MPCMA)副会长Hee Peng Teoh指出,本地涂料市场自2018年以来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3.6%,2024年涂料总产量约4.95亿升,以建筑、装饰涂料为主导。而在印度尼西亚涂料协会会长Kris Adidarma看来,2025年印度尼西亚涂料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105.86万吨,其中水性涂料将占比近70%。
菲律宾涂料协会会长Reginald Yu则强调,菲律宾涂料行业对2026年持“审慎乐观”态度,在稳定宏观经济增长的支撑下,该国涂料行业预计将较2025年增长4%至6%,防护涂料、海洋涂料和粉末涂料将实现最强劲的增长。
“未来5年,全球涂料市场销量和销售额预计将分别保持3.0%和5.8%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9年分别达到567亿升和2670亿美元。”WCC会长Tom Bowtell预测,世界涂料行业发展未来将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得益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服务业发展,非汽车的交通工具用涂料、粉末涂料、防护涂料和卷材涂料的增长将最为强劲。
政策需求成重要拉动力
记者了解到,亚太各国的涂料产业因其政府对基建、翻新等工程的需求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拉动。
新加坡涂料协会会长Pamela Phua指出,2024至2028年新加坡涂料市场将保持适度的复合年增长率,绿色涂料、海洋涂料和基础设施涂料领域将随着政府优先事项推动需求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政府还投入6000万新币用于隔热涂料推广,将于2030年前覆盖所有组屋。印度尼西亚政府则推出“300万套住房计划”,旨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经济适用房,较大推动了本土涂料建材市场的需求。
Reginald Yu表示,菲律宾涂料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多个方面:政府巨额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将持续创造对高性能防护涂料的需求,这些涂料将应用于桥梁、港口、铁路等关键设施;工业区和物流扩张则利好粉末涂料和高固体分涂料;此外,住宅和商业领域的稳定重涂周期,以及省级住房发展和老旧车辆翻新,也将为建筑涂料和汽车修补漆提供支撑。
“当前,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机遇明确,但必须积极拥抱创新、可持续性和卓越服务,以应对监管变化和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增长机会,确保长期竞争力。”Reginald Yu说。
行业发展聚焦绿色可持续
会上,多国涂料协会的代表都提到一个词——“环境友好”。
澳大利亚涂料制造商联合会执行官Bernard Lee在会上介绍了澳大利亚政府正在推进的一系列环境优化措施,例如专门处理包装和废弃涂料问题的Paintback回收计划,自2016年启动以来,该计划已收集并处理了超过5.6万吨废漆和包装。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与迪肯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通过研发创新将水性涂料和塑料包装转化为可持续材料。
“我们正在通过改进产品配方、优化制造过程、改良应用与固化工艺等方式减碳减排,实现日本承诺的2050年碳中和目标。”日本涂料制造商协会国际部部长法月佳子表示,日本涂料行业关注的重点在SDGs中的气候行动(SDG13),根据日本环境省数据,涂料制造业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约为19万吨/年。日本涂料行业未来将推动行业通过新技术、新功能和智能服务实现“碳中和”。
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的涂料行业则着重于限制涂料中某些化学成分的使用,马来西亚在2020年淘汰含铅涂料,印度尼西亚与越南涂料市场正在逐步推进无铅化进程,韩国则于8月7日推行了化学物质注册和评估法(K-REACH)和化学品控制法(CCA)的执行法令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