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江苏化工网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共探零碳园区建设路径
专家共探零碳园区建设路径
  发布日期:2025-09-29

9月21日,2025零碳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洪堡零碳论坛在山东威海临港区举行。与会专家共探零碳园区建设和传统园区绿色升级路径。

洪堡零碳论坛主席、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表示,2025年堪称零碳园区建设元年,国家层面已走过“早期探索—孕育发展—重点推进”三大阶段,先后推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低碳园区、绿色工业园区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多类试点,从“小切口”协同降碳减污,到系统治理全面铺开。

“全国现有约8万个产业园区,其中工业园区占1/3,贡献了全国30%的GDP,也产生了31%的工业碳排放,改造重心正落在各工厂的节能、降耗、减碳与治污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强调,零碳园区建设须“新旧并举”,先把碳排放底数摸准夯实,再从源头提升绿电比重,同步优化产业结构,并算清成本收益,才能走得远、可持续。

李毅中表示,建设低碳零碳园区,要用碳监测摸清“家底”,锁定重点单元和环节,建立专业碳核算和“碳账目”,把直接、间接和关联排放全部纳入碳足迹管理,并为主要产品贴上碳标识。随后主动进入全国碳市场,利用自愿减排碳交易机制实现碳平衡并变现收益;电力行业已先行,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也将陆续纳入,园区须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在蒋庆哲看来,零碳园区建设需通过系统路径、多模式发展与多主体协同治理,实现能源结构转型与市场化机制创新,推动园区全面零碳化。为此,他建议零碳园区必须让政府、管委会、企业、服务商等多主体各就其位。政府负责基础制度与公共服务,用碳市场、激励约束机制清除共性障碍;园区平台则成为“能碳一体”智慧中枢,全程监测碳排放、动态优化并即时反馈,把要素配置、服务供给和理念落地拧成一股绳;同时平台左手联动“价值放大市场”,右手牵引“理念实现市场”,形成“理念驱动—资源整合—协同落地—赋能共振—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让零碳愿景真正转化为协同实践。

李毅中提出“立、转、调、谋”四字路径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即以建立碳账本夯实数据基础,通过绿电转型破解能源源头减碳难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以全生命周期规划统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系统构建可复制、可持续的零碳园区发展范式。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