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实施安全化改造。制定实施《加力推进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健全支撑老旧装置科学评估和对标改造的标准体系,建立老旧装置改造升级项目库,支持老旧装置综合改造提升,推进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加快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或低风险替代。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统计数据显示,运行20年及以上的老旧装置在化工多个细分行业占比偏高,其中炼油行业老旧装置规模达3亿吨/年以上,硫酸、合成氨等行业老旧装置规模分别超1000万吨/年。这些装置普遍存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不足、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规模偏小等问题,导致运行效率低、能效水平低、安全隐患大、环保压力大。对此,《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加力推进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支持老旧装置综合改造提升。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郑宝山认为,这种“控增量、改存量”的模式,能在改善供求关系的同时,推动装置本质安全提升与产品升级。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刘璐表示,目前我国石化企业尚存在老旧装置隐患整改不积极、未从根本上采取措施管控风险、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行业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出台为契机,加快推进实施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真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建立装置设备台账,列入淘汰范围的,坚决依法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安全标准要求的装置设备;对于未列入淘汰范围的,深入评估装置安全风险和更新改造费用,对于运行时间长、安全风险高、改造难度大、整改投入多的装置设备,强制退出。二是运用先进技术,提升设备完整性及预测性检维修水平。如运用在线监测预警、在线腐蚀监测、泄漏检测和修复(LDAR)等技术,从设备运行维护、预防性维护、泄漏管理、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促进设备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三是加大政策支持,提高更新改造标准。建议各地区融合产业升级、安全环保、技术改造等多方面政策,研究优化政策供给、资金支持,引导支持做好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各企业对老旧装置更新改造时,应提高设计和建设标准,提高设备制造标准,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
金陵石化发展规划部项目工程专家朱小兵表示,在老旧装置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企业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一是老旧装置定义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细化老旧装置的定义,减少资源浪费,推动此项工作更加符合行业实际。二是设备更新投资问题。老旧设备更新改造需要大笔投资,但目前炼化行业效益承压,增加投资有较大困难,建议在专项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进行扶持。三是行政许可问题。金陵石化公司部分装置在长江沿线一千米范围内,对这些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三同时”行政许可以及环评办理难度较大,建议适当简化老旧装置更新改造的行政许可办理手续。
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一司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国内许多老旧装置历经多次改造,很多设备、管线已经更换,实际使用时间可能远低于装置运行时间,也就是装置名义上老旧但实际运行状况良好。我国缺乏常态化的老化管理机制和综合性评估技术,迫切需要通过老化评估推动形成老化管控长效机制,规范化工装置老旧程度评估和科学判定装置的淘汰退出,解决单纯以使用年限作为淘汰退出依据的难题,给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但仍然可以安全运行的装置一个合规性出口。
截至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在实施老旧装置更新改造中已取得一定成效。
朱小兵介绍,金陵石化对照《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排查出投产运行30年(含)以上的生产装置9套。自2022年以来,公司对这些老旧装置进行了合规性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并定期进行检测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检修、更新和治理,保证了安全生产。不仅如此,金陵石化还制定了老旧装置更新改造方案,其中有4套老旧装置通过“上大压小”“优化整合”等方式逐步淘汰退出,5套老旧装置进行局部更新。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正在推进氨合成生产装置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和尿素装置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其中,氨合成改造项目主要对氨合成工序进行节能和智能化升级改造,将原有3套氨合成装置改建为一套低压氨合成装置,投产后每年可减少能耗1.5万吨标准煤,该装置目前正在吹扫试压阶段,即将投料试运行。尿素装置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主要将现有2套共40万吨/年的尿素装置,改建为1套采用超低能耗二氧化碳汽提法工艺的尿素生产装置。新装置采用荷兰公司超低能耗尿素工艺,能耗低、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项目预计2027年10月建成。
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事业部工程师李金山表示,兰州石化将做好现有老旧装置的更新改造,提高装置的整体技术水平,挖掘装置潜力,满足新产品的开发需要,同时还将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以“大乙烯”为龙头的改扩建工程,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