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从总体来看,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此,江苏省在“十四五”期间将从哪些方面着力谋划?
陈志鹏:近年来,江苏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今年1月-11月,全省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比率为82.5%,同比上升10.7个百分点。两项都暂达国家约束性指标要求。但是,总体来看,全省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在区域上、污染要素上还不平衡,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十四五”是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将重点抓好“三项协同”。
一是推进减碳和减排相协同。分析研究协同减排的路径和策略。加强源头减排,坚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不放松,推进车船结构升级,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实施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和峰值目标管理,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探索“零碳”发展模式。
二是推进臭氧和PM2.5防治协同。围绕四大结构调整,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在产业结构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一批绿色产业集群;在能源结构上,强化煤炭总量控制;在运输结构上,推进车船结构升级;在用地结构上,高起点推进沿江地区战略性转型和沿海地区战略性布局。深化重点行业深度治理,研究出台水泥、焦化和垃圾焚烧发电重点设施、大型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或深度治理有关政策。全面推进“清洁城市行动”,持续削减降尘量。
三是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协同。探索建立武澄沙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沿江8市联合上风向城市开展臭氧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区域统一预警溯源、统一监管执法、统一考核评估。参照长三角协作模式,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协调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各市根据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形势研判情况,加强区域应急联动协作。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逐渐走向精细化,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江苏省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此,江苏省在“十四五”的治气工作中将如何布局?
陈志鹏:江苏省PM2.5污染已经初步得到控制,但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江苏省臭氧污染已超过PM2.5成为影响优良天数比率的第一因素。经过坚持不懈的臭氧治理攻坚,今年1月-11月,全省臭氧浓度为1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为40.3天,同比减少了13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江苏省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VOCs削减和臭氧治理的成败,将是“十四五”治气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臭氧防治。
一是深化重点行业VOCs深度治理。要聚焦高值区开展整治,大力推进涂料生产企业绿色产品替代,选择VOCs排放大户开展源头替代和工程治理,确保VOCs年减排量不低于30%。
二是深挖氮氧化物减排潜力。在江苏省经济规模大、产业结构重的省情背景下,扩大超低排放范围、强化末端治理,是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必由之路。要将超低排放行业范围由火电、钢铁向石化、化工、玻璃、水泥等行业拓展。把这些行业的排放大户管好了,排放量一定会有较大程度的下降,空气环境肯定会得到相应改善。
三是深入开展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重大专项研究。围绕臭氧成因与特征分析、VOCs全过程治理与监管技术体系完善等开展工作,坚持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的原则,为江苏省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江苏省在治气过程中,如何实现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陈志鹏:为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发展协同,江苏省做了一系列努力和探索。
一是实施差异化管控。出台《关于在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过程中加强企业产权保护的意见》(苏环办〔2020〕97号),采取23条措施保护企业产权。在全国率先建立环境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机制,对环保水平领先、达到国家和省相关豁免要求的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予以豁免,激发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全省目前有1171家工业企业和1345家建筑工地纳入豁免名单。
二是推进“绿岛”项目建设。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理念,帮助中小企业大幅降低治污成本,解决中小企业最关注、最现实、最突出的治污难题。全省已开工建设“绿岛”106个,惠及企业3.2万家。
三是健全环境经济激励机制。深化“金环对话”机制,开展排污权抵押融资试点,联合金融机构累计向277个项目发放“环保贷”163.18亿元,下达绿色债券贴息、绿色企业上市奖励等奖补资金7034.1万元,推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省生态环境厅与地方政府建立“厅市会商”机制,指导地方深挖“减排扩容”潜力,保障重大优质项目落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