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价格大涨 供应大幅缩减
9月1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行能耗“双控”。随后的停电限产导致部分农药原料如黄磷、液碱以及农药中间体产品市场货紧价扬,由此引发农药企业更大范围的减产,农药市场掀起普涨行情。
据中农立华监测显示,我国农化市场正在经历近10年来最疯狂的价格上涨,原药价格指数和上涨幅度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截至10月3日,原药价格指数报180.58点,环比上月大涨34%,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价格指数涨幅均超过30%,跟踪的上百个农药产品有九成出现上涨。
原料紧缺价格飞涨
上半年我国有9个省(区)的能耗强度不降反升,包括云南、浙江、江苏等地开始出台政策对相关产业限产,一些农药原料如黄磷价格暴涨。
据了解,云南是我国黄磷主要产地,其黄磷产能在全国占比超过40%。为了完成全年能耗目标,9月11日云南省发改委发文要求9~12月黄磷月均产量不得超过8月产量的10%,即削减90%。此减产政策一出,瞬间引爆黄磷市场。9月第二周,云南黄磷价格由3.3万元(吨价,下同)直接跳涨至6.5万元,周涨幅达97%。
从当前来看,云南黄磷企业开工略有恢复,四川部分企业开工小幅提升,贵州地区个别检修企业恢复调试,整体供应正在改善。目前黄磷市场价格5.8万元,周下跌0.3万元,但较去年同期仍大幅上涨279%。
黄磷产能受限、价格上涨也拉动农药中间体三氯化磷市场上行。近期三氯化磷价格稳步上涨,目前山东地区三氯化磷企业开工情况较好,企业出厂成交参考价2万~2.3万元;江苏地区企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无外销。
此外,其他农药中间体如三氮唑、贲亭酸甲酯等市场也有不同程度上涨。原料市场的暴涨行情也很快传导至下游农药产品,致使其出现普涨行情。
供需两旺普遍上涨
广东和江苏是近期出台政策较为严格的两个工业大省,这两个省份的农药产量占全国50%以上。在“能耗”双控背景下,加之原料受限、限电等因素影响,不少农药企业纷纷发布停减产通知,农药货源供应大幅缩减。
据了解,今年9月份以来,我国农药原材料、产能、库存等监控指标出现一些波动,部分企业封盘不报价、不接单,贸易商炒作气氛浓厚,缺货焦虑情绪蔓延,产品价格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涨幅。
除草剂方面,在黄磷、醋酸、甘氨酸等原料的紧缺暴涨支撑下,叠加需求上升,氨基酸类除草剂草甘膦、草铵膦(原药)报价分别提升至7.2万元、35万元,同比分别上涨194%和133%;酰胺类除草剂同样受上游原料紧缺、价格上涨影响,丙草胺价格涨至4.5万元,同比上涨37%,而乙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报价也在4万元以上,同比分别上涨100%、100%、63%和74%。
杀虫剂方面,烟碱类受2-氯-5-氯甲基吡啶(CCMP)跳涨影响,吡虫啉、啶虫脒价格分别提涨至23万元、20万元,同比涨幅分别为156%、100%;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受贲亭酸甲酯价格上涨支撑,如联苯菊酯上涨至35万元,同比涨幅为79%。
杀菌剂方面,三唑类杀菌剂受中间体三氮唑原料上涨影响,丙环唑和戊唑醇报价分别达到20万元、15万元,同比涨幅分别为118%、63%。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价格也回升明显,如嘧菌酯涨幅为174%,报价在40万元。
基于目前农药产业链供应呈现的这种间歇性无序的状态,预计短期有缺口的农药品种价格仍会处于高位,部分产品或延续涨势。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严端祥表示,农药价格上涨对于调控生产(产能)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是有益的,但长期来看,市场出现剧烈波动进而会影响农药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是行业上下游值得深思的问题。
政策倒逼转型升级
据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毅介绍,根据中农立华市场调研,大部分农药生产厂家均未能及时锁定上游原材料,从而导致无法评估后续能耗“双控”带来的影响,“不报价不接单”或成为2021年农化行业热度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根据市场现状,我认为目前的农药原药及中间体市场价格信号或处于失真状态。”苏毅认为,对于未来农化市场的走向以及由于市场封单导致的结果,现在无法用过往经验进行判断。为此,他建议,一方面销售必要的产品,以现货为主;另一方面等待农化市场稳定后,再介入市场,或是目前最好的策略之一。
同时,苏毅指出,毋庸置疑的是能耗“双控”对于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安徽中农纵横农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张波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将成为今后10年乃至30年的常态化政策机制,政府应推出常效、多维的控制机制和政策,并及时给企业下达政策内容和指导精神,而农药企业对政府能耗政策要进行客观理解,也要有前瞻性和预期,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表示,目前能耗“双控”、限电限产对农药产业链带来了较大影响。不过,在近期李克强总理主持的会议上,农业农村部重点谈到了对种子、农药、化肥的影响,相信国家会尽快出台政策措施改善这种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