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江苏化工网 联系我们

江苏化工网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傅向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傅向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1-11-01

10月2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宁波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举办了2021(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以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为题作大会报告。内容如下。

发展新阶段须构建发展新格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和全球持续大流行,使得这个大变局在加速。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也在发生重大调整,因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市场收缩、经济持续低迷还没完全恢复,主要霸权大国高喊“本国优先”、致使民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在这样的国际大变局和大背景下,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日益凸现,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并要求我们立足这一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新阶段作出的新部署。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新发展阶段,我们既遇到了很多中长期、甚至是以前从未遇到的挑战,也肩负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安全发展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一新发展格局是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重要阶段、也是重要途径,小的国家因为地域有限、人口有限、市场有限,很难做到国内大循环,大多都依靠国际分工、尤其是产业分工,实现产品的互补、市场的互补,在外向型国际循环中实现发展;又加上小的国家世界影响力和地位有限,对霸主国家难以形成挑战之势,在发展的过程中少有打压或遏制。

而大国就不同了,大国因地域广、人口多、市场大,具备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和条件,又加上大国的世界影响力不同,从历史经验来看在实现强国的征途上必将遭遇霸主国的打压和遏制,过去的西班牙、荷兰,德法英美是这样,20世纪的原苏联和日本也是这样,今天的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依靠长期做“世界工厂”实现了经济腾飞和资本积累,在由大到强的过程中,也遭遇到无情的打压和遏制。所以,经济大国在迈向经济强国的征途上,必须首先做好国内大循环,这是重要基础、是基本盘,也是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做好国内大循环的基础,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努力打通国际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就可以不惧任何世界风云变幻,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可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就不会因外部因素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就不会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所以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新部署,也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我国石化产业也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的关键期,尤其是基础化学品产能过剩严重、高端新材料和功能化学品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也要求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加快构建内外“双循环”畅通的新发展格局。

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综合国力作出的新调整。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高于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有着大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具备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内外双循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另外,我国拥有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最完整的产业链,被认为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这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国民经济强有力的支撑,也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我国石化产业也是如此,自2010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石化大国、第一化工大国以来,从布局看已形成沿海以“七大石化基地”的石化产业链为主、西北以“四大现代煤化工示范区”为主以及沿江和内陆众多专业化工园区的布局结构。从产业链看,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炼油、基础化学品、合成材料到精细化学品,已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的石化产业体系,目前仅原油天然气和部分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的对外依存度高一些。从经济支撑和保障能力来看,无论是为保障农业丰产丰收的化肥、农药,还是为人们生活添彩的染料、涂料,以及支撑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的重要新材料和功能材料,都有着很强的供应和配套能力。尤其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化工材料和化学品为防疫抗疫、杀菌消毒、疫苗研发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很多跨国公司也都感受到了我国石化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保障能力,正因为如此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利安德巴塞尔、沙特阿美等跨国公司都在中国布局新的基地,朗盛、赢创、科莱恩、罗姆等都在中国建设新的研发中心。这样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统筹安全发展作出的新布局。“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并特别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最重要的是防止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还要确保粮食、能源、重要资源的供给安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不仅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而且严重冲击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导致了产业链受损、有的发生了供应链局部断裂。一些依靠国外产业链供应链的企业和跨国公司受到严重影响。

这些情况警醒我们: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发生变化,过去两头在外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已不可持续,应当尽快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是新阶段确保安全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

发展新格局的构建面临新的挑战

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多重挑战,国际看有大国关系、地区动荡的影响,当前更深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变异与扩散的冲击;国内看既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也受产业政策的影响,既有供给侧结构不合理的影响,也有需求端未充分释放的制约。就石化产业来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存在“难点、断点”,也存在“堵点、痛点”。

一是疫情防控是当前畅通双循环最大的难点。当前除了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战略成果、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基本正常外,其他地区都还处在疫情的肆虐之中。新冠肺炎全球累计感染人数已超2.4亿,累计死亡人数超过490万,尤其是病毒不断出现新的变异,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新增确诊人数不断增加,东南亚等区域变异病毒的快速传播,国际航班尚未畅通、国际往来尚未畅通。9月经合组织、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美联储等机构,都分别下调世界及除中国以外的主要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主要原因都是疫情延缓了经济的复苏和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克服这一难点目前尚无明确的时间表。

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对国内大循环造成断点。大宗基础化学品过剩、高端材料和化学品短缺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制约中国石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成为制约中国高端制造业由大到强的瓶颈之一。石化行业的贸易逆差一直居高不下,“十三五”期间逆差最高的年份超过28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的逆差高达125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21.8%。这些逆差主要集中在高端合成材料、高端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以及高纯试剂、高端电子化学品等,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面对这类需求就会出现断点。

三是少数“卡脖子”瓶颈造成堵点。“十三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来,石化领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一批长期难以攻克的重大技术相继取得突破。但是,在新材料领域有的关键单体以及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用和医用高端膜材料、高强高模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电子信息产业7纳米、14纳米芯片用高纯化学品,甚至茂金属聚烯烃及其弹性体这类需求量大的新产品,还存在着一些堵点,还受制于个别国家“卡脖子”的问题。

四是政策监管缺乏科学性造成的痛点。监督检查简单粗暴“一刀切”的现象有所改观,政策制定过程缺乏广泛征求意见、可操作性不强的情况也有所改善,但各地区标准不一、有的地区层层加码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今年以来企业和园区几乎都遇到了新的痛点,上半年各地坚决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的部署无可厚非,但一定要全面、准确、完整的理解、把握和贯彻,有的地区未经科学严谨的核算、底数不清、措施不明的情况下,高喊着“提前达峰、提前中和”。

进入9月以来因“能源双控”又出现了限电的痛点,很多企业和园区相继限产、停产,9月下旬有的园区内80多家企业停了70多家,有的跨国公司也接到了“可能实施远程断电和全厂紧急停车等管控措施”的通知。化工装置与一般的加工车间不同,化工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些物料如烯烃在反应釜内容易自聚,若不是有序停车、处置不当是会导致泄露、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灾难的。又加上企业停产若造成上游原材料《长协》违约、下游产品客户的断供,都会给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限电限产进一步加剧了石化产品供求紧张,更助推石化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进入10月以来拉闸停产的情况有所改变,但很多企业限电限产尚未完全恢复。

我们既要正视难点和断点,也要正视堵点和痛点。最迫切的是做好防疫抗疫,使生产经营、社会活动和国际贸易与交流尽快恢复正常;最关键的是创新,通过创新加快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的高端化,通过创新“补链、强链、延链”,通过创新连通断点、打通堵点;最重要的是全面准确完整地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纠正运动式减碳,处理好发展与减碳、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世界石化产业呈现出“三个热极”和“三个强极”的新格局。“三个热极”是北美、东北亚、海湾地区,对主要石化产品作统计,这“三个热极”合起来的产能产量以及消费量都占到全球总量的6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80%以上。“三个强极”是指北美、东北亚、欧洲,“强极”的综合体现是整体技术水平高、企业竞争力强,尤其是美国德国日本这样的代表性国家其石化产业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都属于世界第一梯队,若对技术含量和技术要求高的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等高端材料和尖端产品作统计,这“三个强极”占世界总量的比率就远高于其他地区。面对这样的全球石化格局和发展态势,中国石化产业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应着力以下几点:

一是抓主要矛盾,加快石化产品供给侧高端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主要的矛盾也是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的有效畅通,有效供给能力强就可以穿透循环的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反之,国内大循环就不可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则难以循环起来。

当前石化领域的现状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石化产业产能快速增加、规模持续扩大,当前大多石化产品都呈现出产能过剩、供应过剩的状况,但这是大宗基础化学品的现状,按照产品的种类和功能细分就会发现,有的高端产品受技术制约长期依赖进口,有的产品受产业化规模的限制、质量稳定性难以满足下游客户连续稳定的要求,而不得不寻求进口,这种现状就严重制约着石化领域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每年大量的贸易逆差就是最好的例证:2016年逆差1360.8亿美元、2017年1974.2亿美元、2018年2812.4亿美元、2019年2683.2亿美元、2020年2107.7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4010.3亿美元,逆差1255.2亿美元,同比增长21.8%,逆差主要集中在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专用化学品等高端领域。有的产品长期年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如聚乙烯:2016年进口量995万吨、对外依存度40.2%,2017年进口量1179万吨、对外依存度43.9%,2018年进口量1402万吨、对外依存度46.3%,2019年进口量1666万吨、对外依存度48.1%,2020年进口量1853万吨、对外依存度47.7%,今年上半年聚乙烯进口量762万吨、对外依存度42%。

因此,要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当前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加快石化产品供给侧的高端化、精细化,加快石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高端石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增强石化产品供给体系的韧性。

二是抓关键要素,强化创新补链强链。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科技创新列为12个重点领域之首、也是重大举措之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更要突出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第一是强化创新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加快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和精细化。近年来的事实告诉我们:科技自立自强正在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如果科技不能自立自强、存在很多“卡脖子”的问题,我们就会处处受制于人,一旦遇有风吹草动我们就可能陷于被动,在国际竞争中我们就没有底气;如果科技不能自立自强、存在很多“卡脖子”的问题,我们就很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安全,我们就只能乖乖地在产业链的低端、长期牺牲宝贵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做世界的“廉价工厂”。现实警醒我们: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就要首先做到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第二是强化创新进一步拓展和延展消费端,即拓展石化产品新的应用市场和应用领域。一方面是面向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增强石化产业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配套的能力和保障作用,如新能源汽车用新材料、光伏风电等用的膜材料、风电大型客机等用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以及医疗用材料和高纯试剂等等,在这些高端领域我们的很多产品还难以满足要求,这都有待于我们去创新、通过创新提升质量、补链强链去满足市场所需。

另一方面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下游产品。据国务院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65岁及以上超过1.9亿人;新出生人口相当于半个澳大利亚、比比利时全国人口还要多50多万,65岁及以上人口是德国人口总数的2.3倍、相当于英国或法国的2.88倍,面对这样的的消费群体、每年仅消费高吸水性树脂的量是何等之巨啊。很多产品都需要我们去创新、等待我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应用舒适性和拓展新的市场与应用领域。

第三是突出重点做好创新,立足国内大循环为主,面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畅通,以提升石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拓展新的应用市场为目标,以补链强链延链为主要措施,重点组织开展“卡脖子”技术和“补短板”技术的科技攻关,围绕新型催化技术、高性能膜材料技术、高性能阻燃材料等组织重点研发项目的同时,做好石化产业相关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关键材料的能力储备,并通过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等工作,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把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和潜力发挥出来。

三是市场与潜力,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基础和底气。中国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不仅可以养活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在暴发国际冲突时还具备高度的经济安全性。

中国的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202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39.2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高于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按平均汇率计算是5.68万亿美元,美国去年的消费总规模是6.25万亿美元,而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尤其是新经济的增速更快。又加上不断增加的中产阶层、共同富裕和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一系列政策,今年中国消费市场总规模超过美国几成定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就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格局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14亿人口巨大潜力的释放,未来5年将新增进口商品总额将超过10万亿美元,波音公司曾预测中国未来20年需要客机7700架,市场总价值1.2万亿美元,预期宽体客机就需要1620架,再加上中国正在试飞的C919和正在研发CR929,量产以后将对化工新材料市场形成巨大的需求动力。中国石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年营业收入约1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进出口贸易额年均高于630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年均超过42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石化全行业营业收入6.75万亿元,石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额4010亿美元,其中进口高于2632.7亿美元,可见产业规模、进出口贸易额和进口额都很高。

再看看主要石化产品的市场消费量更加惊人,2020年乙烯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0.4%,丙烯占35.9%,聚乙烯占35.3%,聚丙烯占40.7%,对二甲苯占70.6%,精对苯二甲酸占61%,乙二醇占62.5%,甲醇占73.5%,己内酰胺占65.6%。这样的消费市场在世界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预测“十四五”期间石化产品进口的总规模将远高于2万亿美元。这样的市场规模和强劲的需求潜力,为众多石化企业提供了未来发展的许多机遇和广阔空间,尤其是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因为中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产业结构上还有较大的差距,跨国公司都已完成了转型升级,都以技术含量高的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为主导,而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本土企业大都以基础原材料和基础化学品为主,基础配套能力和原材料供应链较好,但缺乏直接面向下游客户高端化、差异化的产品,因此跨国公司不论是在国内布局的生产基地,还是在中国区以外生产的产品,都在中国市场有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

四是深化合作,以开放促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讲: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我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可见我们要构建的新发展格局不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更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放弃国际分工与合作。我们要构建的是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畅通互动的新发展格局,也就是推动双循环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商务环境在持续改善,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2017年中国现代商务环境位于第78位,2018年提升到第46位,2019和2020年都位于第31位,中国的目标是“十四五”末争取进入世界前20位。

因此我们要深化合作、以更加开放促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一方面是以开放促改革,主要是通过深化改革与开放扫除阻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破除妨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更加开放的国内大市场,形成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是以开放促互鉴,深化合作、相互借鉴、互利互惠,这是改革开放很重要的内容,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过去在这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今天我们已开启了21世纪的20年代,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通过改革开放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以及管理现代工业和经济的成功经验,这是改革开放40年取得显著成就、并已建立完整工业体以后的重要内容。譬如能耗控制、传统能源转型、控煤减碳等的做法和路径,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是如何科学核算、确定目标、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再譬如如何提高监管的科学性?监管、科学监管和依法监管是必要的,但监管方式的科学性值得商榷。通常的做法是组织检查,我们到企业和园区调研,有的企业反映有时一个月企业要接待十几次、甚至是数十次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检查,个别时候一天就迎接几波;企业有时心力交瘁。但检查组织了不少、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同样的原因造成的事故有的还在重复发生,而发达国家的监管方式、本质安全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制定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强法规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制度和标准,减少人为因素的拍脑袋和一刀切,让法制化、科学化、市场化的方式和手段监督执法和惩戒违法违规,通过互学互鉴,促进我们的监管方式更科学、更规范。上周,五部委联合发布《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碳的若干意见》,正在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

五是面向未来,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的比较优势,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也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石化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一定要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立足国家和石化行业的实际、面向全方位开放的视野,做实一个基础、强化一个区域、联通一个辐射带、畅通全方位。

首先做实国内大循环这个基础。大国经济是可以做到内部循环的,依托国内大市场的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体会至深。石化产业做实国内大循环首先是做好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石化基地、化工园区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人才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差异化中高端发展,在市场互补中实现循环。另是为已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做好服务,尤其是认真听取在中国布局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策瓶颈、诉求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或向有关部门反映解决。这既是落实中央“稳外资”的要求,也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作贡献。

其次构建新发展格局须强化与RCEP协议的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国是区域循环的关键,《RCEP协定》将于明年正式生效,这是迄今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30%、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近30%、区域内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量的近30%。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疫情的影响,RCEP15国是贸易量增长最快的区域,据预测明年协议生效以后,“十四五”末将带动成员国出口增长10.4%。石化产业在区域内有着良好的合作与经贸往来,中日间每年都共同召开石化产业发展论坛和政策对话会,中韩石化产业合作论坛也已共同商定重启方案,中—东盟在炼油、轮胎、钾肥、氯碱等方面有的已建工厂、有的共建园区,已经为构建区域循环共同发展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中日韩在原料互共、高端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市场互补方面,有着更广阔的空间;中—东盟及澳新在资源互补、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当地就业、共振经济等方面,有着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各企业要认真研究协议的内容,充分用好各项互惠政策,在RCEP框架下做好区域循环、共同造福于各国人民。

再次构建新发展格局须与“一带一路”平台联通。“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顺应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并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8年来,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已有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推动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累计开行中欧班列4万多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0多个城市,累计货物贸易额超过9.2万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高达8245.5亿美元,同比增长37.9%,并且基础设施联通不断深化,国际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在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交流与互信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我们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应当充分与“一带一路”平台联通,第一立足于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大的基础条件,充分考虑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充分发挥我国炼油、基础化工、聚酯等领域规模效益突出、整体技术水平高、工程勘探设计施工及其装备制造能力强的优势,与沿线国家深入合作、互惠共赢。第二立足石化产业的特点和自身优势,既开展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与传统能源相关的合作开发,又积极推动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以及海水淡化、环保产业等新兴领域的深入合作。第三积极探索在新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领域的合作与创新,可以探索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组织,以此促进科技人员的交流、开展共性技术的合作创新和联合技术攻关。国内企业和已布局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实施“西进战略”,不仅有利于东部受限的产品加快产业转移,而且可以凭借东部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产品的市场互补,拓展西部、中亚和东中欧这广大腹地内新的市场空间。最终共创“一带一路”沿线石化产业务实合作、产业协同、市场互补的新发展格局。

最后畅通全方位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实国内大循环是基础,对接RCEP区域循环很重要,联通“一带一路”很关键,全方位合作、内外相互促进、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既是战略抉择、也是必然选择。中国石化产业、很多石化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全方位交流与合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石化联合会与世界和很多国家的行业组织、主要跨国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与互动机制,很多行业组织的主席、跨国公司的CEO都是李寿生会长和联合会的老朋友和好朋友。在新的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一方面继续深化与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世界塑料理事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终止塑料垃圾联盟等国际组织以及欧洲、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各国化工理事会、化工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并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建立,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内容,由过去的项目合作、经贸合作、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等,向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行动升华,在应对气候变化、终止塑料废弃物污染、责任关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形成一致行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深化全方位合作,在务实合作中为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作出石化产业新的贡献。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深刻的调整与变革,国际环境多变且日益复杂,世界经济因疫情的影响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既不能只讲前半句,大幅收缩对外开放,也不能只讲后半句,仍固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思路,一定要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中央部署,既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也要畅通内外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构建起这样的发展新格局,不论大国关系如何调整,不管地区动荡何时发生,我们都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确保经济和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就能任凭风雨起、稳坐钓鱼台。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